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

ID:36985969

大小:10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上传者:U-148535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_第1页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_第2页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_第3页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_第4页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二文科班中段考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C1、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地面观察者看雨滴是()。A、向前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B、向后运动D、倾斜落向后下方A2、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C、地面和山B、山和船D、河岸和流水D3、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①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②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③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路口所用的时间④我国科学考察船去南极途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7题、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刻/s01234位置坐标/m0-65-2-4A4、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1S内B、2S内C、3S内D、4S内B5、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第1S内B、第2S内C、第3S内D、第4S内D6、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1S内B、2S内C、3S内D、4S内B7、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第1S内B、第2S内C、第3S内D、第4S内C8、一支100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A、400mB、300mC、200mD、100m B9、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t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s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s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正确的是()A、B、C、D、A10、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C11、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12、下列描述的各种情况,不可能或者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却很小;C、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却为正值;D、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就不会减少。DABOtv13、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B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是() A、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快;B、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慢;C、A和B的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快;D、A和B的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慢。Cv14、如图是某物体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是()Ot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D乙甲OtSS015、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甲、乙的位移图象。由图象可知是()A、甲比乙先出发;B、甲和乙从同一地方出发;C、甲的运动速率大于乙的运动速率;D、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S0处。A16、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是实验得到的纸带。则小车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是多少?(单位是和)()单位:cm01234..........|→3.1←|→3.3←|→3.5←|→3.7←|A、a=5.00m/s2和V1=1.60m/sB、a=5.00m/s2和V1=3.20m/sC、a=50.0m/s2和V1=1.60m/sD、a=50.0m/s2和V1=3.20m/sC17、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相对于乙静止;C、甲相对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相对于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1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B1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与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B、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C、甲、乙两个物体同时落地;D、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乙的4倍。C20、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竿。据此可估计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A、8m/s;B、6m/s;C、4m/s;D、2m/s。B21、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②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③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④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是都相同乙甲T1T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D2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运动了T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初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B、它的加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C、它的末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它的平均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B24、一个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棉花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C、铁钉不受空气阻力;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大。C25、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列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了;B、电源频率不稳定;C、打点的振针压得过紧;D、打点的振针压得过松。C2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B、桌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块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块也发生了形变C、木块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块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D27、关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有弹力产生A29、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60km/h。则该车是()。是否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D、B30、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B31、利用倾斜的皮带运输机将重物从低处匀速送往到高处,在运送过程中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下列的力。正确的是()A、皮带对重物竖直向上的弹力B、皮带对重物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C、皮带对重物竖直向上的支持力D、沿皮带向下使重物有下滑趋势的力D32、在水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匀速前进时,自行车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A、前后两轮都向前B、前后两轮都向后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D、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33、两个共点力F1与F2,其合力为F,则()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B、两个分力不可能都大于合力C、分力F1增大,而F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一定增大D、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B34、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是()A、15N,5N,6NB、3N,6N,4NC、1N,2N,10ND、1N,6N,3NC35、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物体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F是F1和F2的合力A36、将一个竖直向下8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A、10NB、8NC、6ND、2NC37、一轻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量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间,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A、450B、600C、1200D、1350D38、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是()A、静止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为零D、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D39、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D40、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N,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动摩擦因素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小B、动摩擦因素μ与正压力N成反比,N越大,μ越小C、动摩擦因素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N成反比D、动摩擦因素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的情况及材料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