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ID:3699337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3.1《温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1《温度》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主讲人:柳越课题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一课时)设计者教学目标①感知三个烧杯中水的冷、热程度来了解温度的概念;②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③通过学生实验活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④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2、温度计的记法和读法;3、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二)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教具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烧杯(每桌2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教学策略1、实验探究法、引导启发、观察法4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 请学生欣赏两张图片——雾淞和火红的炼钢炉。2、 想想:如果将你们置身于以上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情境中时,会是什么感受?3、学生回答后,由此引入温度的概念。提问、引导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物理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究欲望。新课探究一、温度1、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感知温度,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同学们。2、问:两只手对“温水

3、”的感觉相同吗?人们仅仅凭感觉来判断物体温度,这种感觉可靠吗?3、告诉学生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到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二、温度计1、将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在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2、通过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三、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2、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请你写在黑板上,并

4、读出来。  提问、引导  引导学生讨论。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思考  观察、讨论    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学生实验并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了解仅仅凭感觉来判断不可靠,要靠测量工具。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从生活中感知、体验温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43、我国漠河的最低气温为-52.3℃,这个温度值怎么读呢?这些温度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

5、刻度吗?4、学生练习温度计的读数5、学生阅读48页的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6、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种类。四、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温度前:(三认清)①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②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③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2、测量温度时要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3、学生动手做实验,分别测量冷水、热水、

6、温水的温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4、通过巡视学生自主测量桌面上液体的温度,纠正其错误步骤。5、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提问。  播放课件。播放课件 观察,思考,分析。   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实验,讨论。      回答并总结问题。   观看,了解。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和温度计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概括

7、的能力。4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