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ID:37008423

大小:6.50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1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_第1页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_第2页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_第3页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_第4页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使用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受精卵受精卵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常以什么时期的染色体作为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材料?为什么?该怎样确定染色体组型呢?一、染色体组型定义: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染色体组型分析有什么意义?每种生物,都有其自己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性。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探讨动、植物的起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染色体。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女性男性人类染色体组

2、型人类染色体组型女性男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性别:是由染色体来决定的男性:XY女性:XX二、性别决定强调同型、异型,XY染色体大小关系随不同物种有区别22+X22+Y配子22+X22对+XX子代22对+XY受精卵22对+XY22对+XX亲代人的性别决定过程:比例1:11:1蜜蜂的性别决定蜂皇和雄蜂交配后雄蜂就死了,蜂皇得到了足够一生需要的精子。它产下的卵中,有少数是未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雄蜂。他们的染色体数是n=16。而大多数是受精卵,则发育成雌蜂,它们的染色体数是n=32。因此蜜蜂无

3、性染色体。玉米的性别决定玉米是雌雄同株的。顶生的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但研究发现玉米的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当基因型为B_T_时为正常株,即雌雄同株个体。当基因型为BBT_时为雄株。当基因型为B_tt和BBtt时为雄株。因此玉米也无性染色体。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2000、11、1)总人口男性女性男:女北京1382万721万661万109:100上海1674万861万813万106:100天津1001万510万491万104:100重庆3090万1605万1485万108:100全国12.65亿6.54亿6.12亿107

4、:100为什么男女的比例是1:1?为什么会女少男多呢?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发现:男性的X精子和Y精子,具有不同的特性。X型精子活动力弱,生存的时间较长,喜酸性的环境;Y精子活动力强,存活的时间较短,喜碱性的环境。根据它们的这些特征,可以在怀孕前采取某些的措施,来影响胎儿的性别。长期控制饮食可以改变人体内的酸碱度,从准备怀孕的前一个月开始,女性多摄入酸性或富含钙、镁的食物,如不含有盐的奶制品、牛肉、鸡蛋、牛奶以及花生、核桃、杏仁、五谷杂粮、水产品等,可使体内环境偏酸性适宜X型精子生存,生女孩的可能性较大。相反的,Y型的精子喜碱性的环境

5、,可以摄入偏碱性或含有钾、钠多的食物,如苏打饼干、不含奶油的点心、各种的果汁、白薯、土豆、水果、栗子等。芦花鸡非芦花鸡zbzbzBwzb×亲代zBw配子子代zBzbzbw♀非芦花鸡♂芦花鸡♂芦花鸡♀非芦花鸡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果蝇的特点?①个体小易饲养②繁殖速度快③有各种易于区分的性状等(一)实验现象PF1F2红眼(雌、雄)白眼(雄)3/41/4红眼(雌、雄)×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了什么?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

6、色体。3对:ⅡⅡ,ⅢⅢ,ⅣⅣ雌性同型:XX雄性异型:XY提出假设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设一: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雌果蝇种类:红眼(XWXW)红眼(XWXw)白眼(XWXW)雄果蝇种类:红眼(XWY)白眼(XwY)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二)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PF1F2×(三)对实验现象的解释XWXWXwYXWYXw配子XWYXWXw×XwXWYX

7、WXWXW(雌)XWXw(雌)XWY(雄)XwY(雄)3/4红眼(雌、雄)1/4白眼(雄)(四)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红眼(雌、雄)白眼(雌、雄)各占1/4各占1/4×F1XWXwXwY(五)实验验证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红眼红眼白眼白眼雌雌雄雄126132120115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确!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六)得出结论红绿色盲症道尔顿发现者:症状:道尔顿色觉障

8、碍,红绿不分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2、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1、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伴X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女性请写出人类可能的基因型及相应的 表现型(B表示正常基因):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