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

ID:37177781

大小:142.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_第1页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_第2页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_第3页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_第4页
资源描述:

《(最新)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3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Vol22No32002年6月SUNYATSENUNIVERSITYFORUMJun2002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魏祥东,陈东红,叶长明(中山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海马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多种疗效,被人们称为南方人参!。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及海马天然资源剧减,使得海马供不应求,一直处于高价、紧俏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海马人工养殖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

2、对海马人工养殖研究进展的回顾,供进行海马人工养殖和研究的人参考。关键词:海马;人工养殖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792(2002)03023604海马又叫水马、马头鱼、海狗子、龙落子等,为介类硬骨鱼,在分类上属于鱼纲、真口亚纲、海龙目、海龙亚目、海龙科、海马属的海产鱼类。这个属种类较多,分布广,目前已知的有35种。一般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近陆浅海海藻、海草生长丰富的海域中。1中国常见的海马品种及区别分布据文献记载,中国共有8种海马,常见的有6种,即三斑海马(Hip

3、pocampustrimaculatusLeach)、克氏海马或线纹海马(H.kelloggiJordanetSnyder)、刺海马(H.histrixKaup)、大海马(H.kudaBleeker)、日本海马(H.japonicusKaup)和冠海马(H.corornaturTemmincketSchlegel)。其中分布于渤海的冠海马已罕见,其它5种海马间区别及分布见以下检索表。5种海马种间区别检索表1(2)背鳍16~18;体环11+35~382(3)体上具发达的棘,细长而尖锐;背鳍18;胸鳍18;体环

4、11+35~36∀∀∀刺海马H.histrixKaup(分布:东海、南海)3(2)体上无发达的棘,背鳍16~17;胸鳍13~16;体环11+35~384(5)背鳍17;胸鳍16;体环11+35~38∀∀∀大海马H.kudaBleeker(分布:东海、南海)5(4)背鳍16~17;胸鳍13;体环11+37~386(1)背鳍18~21;体环11+39~417(8)背鳍20~21;胸鳍17~18;体环11+40~41;体侧背方第三者、4、7节各具一大黑色圆斑∀∀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Leach(分布

5、:东海、南海)8(7)背鳍18~19;胸鳍18;体环11+39~41;体上具线状斑点或呈纹状∀∀线纹海马H.kelloggiJordanetSnyder(分布:东海、南海)收稿日期:2002-01-22作者简介:魏祥东(1973-),男,硕士.第3期魏祥东等: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及前景2372海马的人工养殖现状21国外海马人工养殖现状在欧美各国,认为海马是一种无经济价值的鱼类,研究甚少,有关人工养殖海马的研究报告不多见,文献偏重于形态分类和分布、生理生态和生殖的报道。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有部

6、分学者对雄海马育儿袋的皮膜构造和生理学及生态习性作过一些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时,由于天然海马资源日益减少及人们对海马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海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使得海马在欧美各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开始对海马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海马的发声、生物学特性、饵料问题、胎产量、成活率及人工养殖技术等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海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清楚,尤其在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方面,目前还仅限于捕捉已孕海马,待其产卵后,观察胎产量及研究环境因子(如饵料)对海马生长的影响。从已发表的文献报道看,国外在海马养殖

7、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期试验阶段,在养殖规模上处于水簇箱养殖阶段。22中国海马人工养殖现状在中国,海马是传统的、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效,被称为南方人参!。由于中国天然海马产量不高,所需海马大部分都是从泰国、越南进口。因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就开展了海马的人工养殖研究,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57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场就开始试养三斑海马并获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南马北移!和人工繁殖试验,这时主要工作是对海马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研究,以及人工集约试养,主要从适温性、生

8、长速度、体长体重、性成熟、胎产量、经济价值等方面作了研究,确定了适养种类。20世纪70年代,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病害不断发生,因而开展了海马病害的研究工作,对海马病害防治积累了一些经验。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的资助,部分学者对海马养殖环境的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饵料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海马的养殖规模也较大。但是,由于人们对海马生物学、生理生态习性和养殖技术缺乏深入地了解,尤其是海马的饵料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