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

ID:37291391

大小:403.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_第1页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_第2页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临床治疗指南·编者按:2010年10月16至17日,小儿肛肠外科学组在西安召开部分学组委员会议,讨论了肛肠外科常见疾病的一些诊治流程,包括:功能性便秘、便失禁、先天性巨结肠和IND等。目的是使我国在这些小儿常见肛肠痰痛的诊断治疗方面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方案,以利于下一步开展多中心协作,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完善。这些方案仅为建议性文件,作为参考。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功能性便秘(functio∞1constipation,FC)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消化系

2、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8%,约占整个胃肠门诊的20%~25%。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该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临床建立一套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对于提高FC的诊断准确性、探索与评价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即罗马Ⅲ标准,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便秘诊断前提条件:①每周排便≤2次;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l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

3、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1.新生儿/幼儿F℃诊断标准(4岁以下儿童)至少出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2.儿童/青少年F℃诊断标准(4岁以上儿童)必须满足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二、诊治流程诊治流程见图1。1.便秘症状筛查包括:①便秘病史采集:排胎便的时间、便秘进程和程度,如排便间隔、便条的粗细和粘稠度;饮食习惯、性格与行

4、为异常f便秘治疗方法和效果;父母的排便模式等l②检查身体:肛门位置、括约肌收缩情况(肛诊).有无肛裂I骶尾骨外形,尿潴留l③相关常规检查:甲功系列(T3,T4。TSH)、血糖,以除外甲状腺低功、糖尿病等。2.保守治疗包括:①饮食调整:增加液体和富含纤维膳食的摄入量;②排便习惯训练:定点、限时、规律排便。训练每天晨起坐便盆.排便时间最好是5~10TIlin,并使用正确方外科D0ll10.3760/crna.j.iss也0253-3006.2011.08.016通信作者l王维林.E.rMiIlwang

5、wl@sj—ho印ital.org通信作者单位·110(J(J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田1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流程法排便.养成良好排便规律l③手法协助治疗:可以通过肛门指诊.栓剂或洗肠(清水.肥皂水或矿物油或盐水)等刺激排便l④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毒副作用少.不易产生依赖的药物为首选,主要是膨松剂、渗透性泻刑和微生态制剂等.万方数据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年8月第32卷第8期chiIlJPediatrsurg,August2011,VoL32,No.13.基本检查包括:①直肠肛管测

6、压:直肠肛管静息压、收缩压和直肠肛门抑制反射;②腹部X线平片、钡灌肠检查:腹部X线平片主要观察肠管分布、胀气、以及是否有粪便潴留等情况。钡灌肠观察结肠的长度、形态、蠕动强度、肠腔是否扩展或狭窄、有无肿物、梗阻;测量直肠肛管角,了解灌肠后钡剂排空或残留情况;③脊柱MRI:检查腰骶椎发育和是否有脊髓栓系或脂肪沉积等情况以除外神经源性便秘。4.肛门直肠功能检查包括:①结肠传输时间:全结肠传输时间、右半结肠传输时间、左半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②X线动态排便造影:直肠肛管角、肛管长度、肛尾间隙

7、、直肠肛管交点移位和前突深度;③球囊逼出试验:检查排便动力改变,反映排便过程中肛门括约肌功能;④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直肠肛管静息压、收缩压、肛管高压区长度、直肠顺应性、排便感觉阈值、向量容积;⑤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肛门括约肌在静止、自主收缩以及受刺激时肌电位时程和幅度;⑥肛管直肠感觉检查:肛管、直肠的感觉阈值。5.保守治疗时间:儿童功能性便秘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保守治疗观察至少半年以上无效,而且肛门直肠功能检查改变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6.生物反馈治疗:根据每个患儿肛门直肠功能检查结果,选择下列一

8、种或几种具体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制度一套针对性生物反馈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具体生物反馈系列方法包括:①加强肛周肌肉力量生物反馈训练;②改善直肠感觉阙值的生物反馈训练;③缩短括约肌反应时间的生物反馈训练;④建立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⑤改善排便动力生物反馈训练。(收稿日期:2011_01—19)小儿便失禁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失禁(fecalincominence,FI)是指不能随意控制排便,直肠内容物不自主的排出。小儿便失禁在临床比较常见,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