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案例分析

刘春艳案例分析

ID:37308956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刘春艳案例分析_第1页
刘春艳案例分析_第2页
刘春艳案例分析_第3页
刘春艳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春艳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写作方法(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教学情境片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落花生》品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体面”是什么意思?(外貌、外表好看,有气派。)我们要不要讲体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就是只讲脸面或只讲外表)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生:(1)我们要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2)我们要做不仅讲体面,而且有用的人。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都有谁?生:清洁工、老师、警察、消防员师:(出示课件)是呀!没有这些默默奉献的人,我们的生活

2、怎会如此幸福?师:看来,父亲表面上是在说花生,实际上是在说像花生一样的人。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今后我们也要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课后作业: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存在的问题】借物喻人的写法老师就这样在课堂上蜻蜓点水式的点了一下,孩子能否真正会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于自己的写作中?【教学评析】崔峦老师说过:教材课文是最基本的,要用课文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要凭借课文来培养孩子语文能力。一、从教语句转向教“语用”二、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三、从教意识转向教意图。所

3、以课堂上一定把写作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渗透给孩子,要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写法,不是在课文学完了就那么问一下:这节课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啊?或者“这篇课文为什么这样生动啊?孩子说了: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因为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所以生动。好那咱以后也要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咱们作文中。仅凭这一句孩子能会运用吗?一定在学文中教会孩子怎么运用这才是现在语文课堂应该关注的。【教学建议】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来,如何选择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特点,是教学难点之一;确定事物特点之后,运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难点之

4、二;怎样由物及人自然过渡揭示做人的道理,是难点之三。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做法试试:一、以读促写,读中悟法。考虑到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因此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对于本课借物喻人老师可以问问“物”在本文指什么?(花生)还可以指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人”在本文指什么?还可以指谁?本文用花生比喻默默奉献的人,你能用什么事物比喻谁?(我能用蜡烛比喻老师,我能用青松比喻战士……)二、例文引路,潜移默化。让学生掌握借物喻

5、人的写法,特别是让学生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只靠《落花生》一例也不行。因此,建议再选几篇“借物喻人”的例文,通过让学生“读——悟——练”,体会写法,掌握技巧。三、巧妙引导,拓宽思路。五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圈子窄,生活阅历少,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感悟,因此引导孩子选好切近自己生活实际且又有所感悟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弄明白小练笔要求中提到的“身边的事物”包括哪些?范围有多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把事物分成了几类,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可写的事物多了,接下来就要思考你对哪一种事物最熟悉?经常看到或接触到,你从

6、中得到的感悟也较多,再确定选择哪一种事物下笔写。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到人人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四、自然过渡,揭示道理。从所借之物到所喻之人要过渡自然,不能勉强凑合。把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德、精神,或思想、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在前面描绘事物的基础上,由事物固有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要赞美的人,或流畅地引申出从中得到的启示,决不能脱离事物,随意发挥。【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反思评价】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察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对观察物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思考让

7、事物具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情感与人的品质……如此简单而平凡的事物,由于融入了我们的思考与智慧,就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了,当然,这除了我们仔细地观察分析,认真地思考外,还倾注了我们的情感,即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感情。还要让学生学会移情。“情”与“思”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移情则更是把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感人化的重要环节。正是因为人有情,然后移情于物,才使得事物都充满了动人的感情,可见,把这些事、物、人写进我们的作文,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情感丰满,感人肺腑。观察、思考、移情、想象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8、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观察是知其表,那么思考就是知其里,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移情则更使事物有了人的感情,人的灵性。再加上想象的翅膀,就使事物更加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陆游所谓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将离我们不再遥远!就用部编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