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

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

ID:37445191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_第1页
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_第2页
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_第3页
资源描述:

《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愤启悱发举一能反三”——《望天门山》(人教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目标】①理解、背诵、默写,并能写出诗的大意。②进一步学习格律常识(了解“对”和“粘”)。〖点评〗教学目标中,工具性比较突出。“进一步学习格律常识(了解“对”和“粘”)”这是对新课标的挑战,也是一种大胆尝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现在默写(两人板书)。师:(师生讲评后)“古诗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节奏又是构成声律的单位。”再找两名同学在节点处(二、四、六字)标出平仄:日照香庐生紫烟,仄平仄遥看瀑布挂前川。平仄平飞流直

2、下三千尺,平仄平疑是银河落九天。仄平仄师: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另一首描写祖国山水美的绝句——《望天门山》。〖点评〗开门见山。且有温故知新之作用。啥叫平仄相间,看看二四六字或“平仄平”或“仄平仄”,就清楚了。这是读出音乐美的必要条件。二、学习新课(一)初读感知师:我把《望天门山》写在黑板上。请注意“孤”字的写法。请一名同学在节点后画斜线并在节点下标上平仄:天门/中断/楚江/开,平仄平碧水/东流/至此/回。仄平仄两岸/青山/相对/出,仄平仄孤帆/一片/日边/来。平仄平师:这是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另一首七言绝句。我讲过这样的

3、话:“平声没有升降,较长;仄声有升降,较短。抑扬顿挫,忽升忽降,忽平忽止,形成轻重缓急。”现在练习朗读。注意:每句第五字要读得响亮。〖点评〗“水到渠成”。节奏就在其中。(二)理解品读1.看注释,了解大意:天门山:东西梁山合称。长江中游楚江段,南有东梁山(也叫博望山),北有西梁山。像是长江使其中断。〖点评〗对注释的解说很必要,在此“南”山变成了“东”山“北”山变成“西”山,为后文“日边”做了铺垫。2.同桌互谈大意,质疑。可能之疑:①“回”押韵吗?参考答案:古时“开”“来”“回”同韵。如“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

4、’”就是。②“至此回”的“回”?是不是说长江到这儿又往西流了?参考答案:“回”是“转弯”。长江流到这里向北流,于是南北两山又变成成”东””西”两山,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点评〗学贵有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不进。变教师问为学生问,针对性更强,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又一次说明“南面的山变成东面的山”,“北面的山变成西面的山”,为攻克难点做好了准备。3.设疑讨论:①“望”(山)的角度?参考答案:在孤帆上。②“孤帆一片日边来”,指日落那边,还是日出那边?理由?(课件:安徽地形图、和县地形图[江水多南北流向]┛左西,右东,

5、上北,下南)参考答案:从西往东,到天门山附近变成从南向北,“日出东南隅”嘛——日出那边来。〖点评〗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必须在应该讨论的地方、的时候组织讨论。“望”(山)的角度?很多资料上都说诗人站在某处“望”。这点在成年人也常出错,更何况三年级的孩子!原来诗人是坐船远望。而孤帆到底从哪边来,更容易出错。开始的时候我认为从西边来,自然是从日落的方向来。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天门山附近长江的楚江段是南北走向的(这里水的流向多为南北向)。这样的难点,教者反复铺垫,在学生还不能理解、产生愤悱的情况下出示了课件,有了前面的铺垫,课

6、件一出来,难题迎刃而解。真正体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确实做到了“愤启悱发”。4.谈大意、写出诗的大意。师生评议。参考答案:(略)〖点评〗这也是增加“写”(用笔说话)的机会。(三)感悟发现诗中有画。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画意。绿水青山。“碧”水,“绿”水。两岸青山,“青”山。江水汹涌。把整个天门山“冲”断开。一叶扁舟。孤帆一片。“孤帆远影碧空尽”越走越远;“孤帆一片日边来”。越来越近(山)。从日出那边来。青山绿水,红日白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远、近、静、动。〖点评〗“青山绿水,红日白帆”,四种景物和四种颜

7、色,远近、动静搭配,层次分明。能进一步感受诗人热爱大好山河之情。这些都是从文字中诗出来的,而不是那种离开诗句的胡思乱想。四、复习巩固朗读、背诵、默写。说大意。〖点评〗进一步落实工具性。这与那些一味高举人文大旗的做法有天壤之别。五、学点格律(一)注意绝句平仄格律。师:进一步观察:一二句、三四句偶字平仄相反,这是“对”;二三句偶字平仄相同,这叫“粘”。(二)平起与仄起。师:第一句第二字是平的叫平起,第一句第二字是仄的叫仄起。生:《望庐山瀑布》仄起;《望天门山》平起。〖点评〗“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从二年级下期起,随诗渗透一

8、点格律常识并非难事。本节教了“对与粘”,“平起与仄起”。一课得一点儿,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也能移动大山——况且这又并非大山。江西师大附小杨祖德设计、熊海滨点评杜甫的《绝句》连对仗都教了,二年级的学生并未喊难!细细想想我们刚刚看见微机的时候是不是感到难?现在怎么样了?实在不是难事。再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