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对话、支持

倾听、对话、支持

ID:37449957

大小:5.13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倾听、对话、支持_第1页
倾听、对话、支持_第2页
倾听、对话、支持_第3页
倾听、对话、支持_第4页
资源描述:

《倾听、对话、支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倾听、对话、支持---结合社会体验活动谈支持型师幼关系 幼儿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我园开展的社会体验活动正是遵循了幼儿这一学习特点。然而,在幼儿社会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和成功而喜悦,还是因遭遇困难和失败而沮丧,教师的支持都将是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但在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我们比较年轻的教师,经验和能力更是欠缺。  一、结合我自身来谈谈教师无效支持的表现  我认为教师的无效支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状况:  单一支持:即教师的支持缺乏多

2、样性。单一支持包括两种:一种是纯物质支持,即物质环境和操作材料虽然丰富,但教师与幼儿缺乏情感交流,只是“放手”让幼儿自由探索,对幼儿的反应大多是消极或中性的。另一种是统一性支持,即教师对幼儿既有物质支持,又有情感支持,但在不同时机,对于不同对象、不同教育内容都给予类似的支持。  无意支持:即教师的支持带有随意性。例如:由于教师事先不明确支持的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于应付幼儿各种各样的要求,谁有要求就支持谁,走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教师反而成了活动的焦点,这是我们经常出现的现象。  过度支持或相反:即教师的支持未能把握好尺度。主要表现为支持过多、过细、过于集中或相反。例如:有时

3、候我们对于幼儿缺乏信心,总是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有时候教师则较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某个或几个幼儿身上,不经意间忽略了其他幼儿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盲点现象”。那些处于教师视觉盲点的幼儿常常游离于活动之外,无所事事。  二、谈产生无效支持的原因  教师提供的支持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主要是因为: (一)教育行为惯性的影响  尽管教师在活动中试图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充当科学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和幼儿活动的评价者。在新的角色意识形成和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必然受到旧习惯的影响。 (二)对支持对象的特征不明确  幼儿的活动往往是个人的、经验的、主观的,并富有童趣和想像的

4、。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总会涌现许多新奇的想法和做法,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产生各种新的需要。如果教师对此心中无数,支持便会无从入手。 (三)缺乏支持策略社会体验活动具有很强的体验性、操作性和随机性,幼儿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支持策略,我们不能及时追随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捕捉不到支持点;有时候我们虽然抓住了时机,却不能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三、结合我班开展社会体验活动谈如何建立支持型师幼关系。幼儿主动进行社会体验活动,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支持策略,其中建立良好的支持型师幼关系十分重要。 (一)有效的物质支持——材

5、料与工具教师不可能随时照顾到每个幼儿,所以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活动前应充分预知、设计,明确自己将要对哪类幼儿提供哪些支持以及怎样支持,然后创设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和准备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交流。例如: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和干果》下的《核桃》科学活动中,幼儿对核桃皮上的秘密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提供了核桃夹、一次性手套等,便于幼儿开展探索活动需要,使幼儿对探索核桃的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了对“干果”的探索欲望。(二)生动的情感支持——认同与惊异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令人惊异的体验、探索氛围。一方面,教师在提供帮助

6、前应向幼儿表示认同和理解,例如:在开展主题《理发店》活动过程中,区域活动里,幼儿大多数特别喜欢当理发店里的工作人员,但操作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例如:不会给顾客系围兜、不会使用皮筋缠卷棒、不会使用吹风机等等这给他们的活动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支持的过程中我首先对他们遇到的困难表示理解,使他们明白教师也曾有过类似困难,所以懂得他们此刻的感受,给与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其次,结合他们的发展需要教给他们“系”、“卷”、“缠”的方法技能,并进行了区域间的结合,在动手区投放了相关的材料,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练习,提高他们的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给与他们能力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可对某一事件

7、表现出惊异,从而引发师幼的情感共鸣和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例如:《好吃的水果和干果》主题活动下的一个探索活动“水果里的秘密”是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现象。教师组织幼儿记录验证结果,当幼儿A提出“西瓜汁遇到碘会变蓝”时,有幼儿立刻表示反对。这时,教师表露出很惊奇的神情:“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这引起了幼儿的议论。一个幼儿提出:“一定是哪里出错了,再试试吧!”第二次试验,幼儿A的结果与上一次大相径庭。经反复尝试,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刚才我蘸西瓜汁的棉签碰到米汤了,所以遇到碘才会变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