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ID:9511200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_第1页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_第2页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_第3页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_第4页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话中的“倾听”——浅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关键词】对话“倾听”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论,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新取向。对话教学理论严格细分,我以为可分为两个层面:“倾听”与“诉说”。“倾听”,就是阅读文本,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诉说”,就是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是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所以,合适的对话,应该先是“倾听”,思考,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之后;才有内容“言说”。然后,在对话中就某一话

2、题,再“倾听”,思考;再“言说”。这是一个反复的确定意义的过程。因此,师生对话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分别认真地、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倾听”现状《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强调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倡导,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倾听”。实际就是“阅读要读”,“阅读自己读”,“阅读是学生读的回归”,目的是引导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文字,面对文本,用他们自己的眼、口、心去诵读、感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后面的对话。使他们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然而,审视我们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自己的阅读、“倾听

3、”普遍缺少。教学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间短,方法简单没有具体指导,环节设置走过场形式化。一、时间短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材。大多是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优秀作品文章,如鲁迅、巴金、老舍、叶圣陶等,阅读这些作品,就是跟这些大师进行对话。“那么,学生面对这样的文本,在进行对话时,是一碰面还没有听清楚文本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就抢先哇啦哇啦说开呢,还是充分尊重文本的价值,先‘洗耳恭听’?当然正确的做法应取后者。”“倾听”文本诉说以后获得的东西,是学生自己经过独立思考,自主建构以后所形成的新认知,是学生自身获得的感悟!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个性阅读意识、能力。可是,现在人们往往忽视学生

4、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学生对文本只照了照面,就让学生开始“言说”,交流,就开始“批判性阅读”,就让学生拓展学习了。比如,教学《给予树》一课,导入课题后,老师请学生“走进这个感人的真实的故事”。在学生初读仅仅两三分钟,大部分只读了一遍的情况下,教师马上便连珠炮似的提出“八岁的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金吉娅为什么要给陌生女孩买洋娃娃?”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交流。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清所说,没有时间与文本真正直接接触,与文本对话。这其实是完全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力。二、方法简我们将阅读中的“倾听”,往往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去倾听”,在教学中缺少方法上的重视与指导。可是,在阅读教学中,学

5、生作为“弱势”的对话者,与文本与成人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自身能力,包括知识积累比较狭窄,语感素养还是浅层次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审美品位还限于初步。二,对话内容的时空,有的文本生成于久远的古代,像《惊弓之鸟》《西门豹》;有的生成于遥远的异域,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时空上造成学生对话的困难。三,对话双方的思想感情,有的文本出自大师手笔,大多含有高深的思想和高远的识见,小学生刚步入人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哲理。此时,就完全需要教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应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设法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现在,在课堂上,我们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读,放任自

6、由的去读,没有任何的指导引导。三、形式化要使学生与文本的视界差距得到融合,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在作方法的适当引领之前,重要任务之一,应该是在一旁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状态。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对文本内涵与哲理的感悟,对文本思想与感情的领会,已经到何种地步何种状态了。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以学定教,确定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教学的生发点,从而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擦出自主阅读的火花。可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只是课堂上教师一个预设的环节。虽然,有时对学生

7、与文本的对话、初识文本有反馈,但是,教师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比如:教学《麻雀》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对老麻雀的印象,学生答案众多:勇敢、不顾一切、负责任、冒险……可是,老师三言两语后,非得转换到“母爱”: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其实完全可以抓住“不顾一切”、“冒险”,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细细品读。但是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课前教学预设,忽视学生的真切体验,强迫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