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资料

运动生理学 资料

ID:37576731

大小:10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5

运动生理学 资料_第1页
运动生理学 资料_第2页
运动生理学 资料_第3页
运动生理学 资料_第4页
运动生理学 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 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3、兴奋性3、指组织细胞在受刺激时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4、稳态4、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这种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6、反射弧6、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7、反射7、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2、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19、阈刺激19、阈刺激刺激有强弱或大小的差别,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刺激。二单项选择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电位变化D.反射活动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A.固定不变B.随机多变C.相对稳定D.绝对不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

3、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2、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何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3、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12、强直收缩是指每次刺激是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肌肉是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

4、,即肌肉不能完全舒张,称为强直收缩。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A.电传递B.单向性C.有时间延搁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A.明带缩短,H带不变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C.暗带缩短,H带消失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A收缩力量大,

5、耐持久;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A800M跑;B1500M跑;C10000M跑;D100M游泳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A100M跑;B跳高和跳远;C马拉松跑;D800M跑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B对肌肌纤维横断

6、面积大小无影响;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1、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需具备三个条件,即对于可兴奋的组织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和刺激时间是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2、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的膜电位,是一种

7、内负外正的直流电位。其成因是细胞膜两侧Na+和K+分布的不均衡和静息时膜对K+有同透性所致。静息时K+的通道部分开放,膜内高浓度的顺着本身的浓度剃度向外扩散,膜内的负离子分子较大不能随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当膜的净透量为零时,两侧的电位差稳定在一个水平时,称为的K+平衡电位,便形成静息电位。一、名词解释1、呼吸1、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2、外呼吸2、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

8、环境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11、肺活量11、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它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13、时间肺活量13、时间肺活量的测定,即在吸气之后,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1、2、3s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正常成人第1、2、3s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99%,其中以第1s的时间肺活量意义最大。时间肺活量既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的通气速度。二、选择1、内呼吸是指。()A、肺泡与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