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

ID:37587145

大小:832.19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25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_第1页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_第2页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_第3页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_第4页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阿含經》略論道德的根源──並略評釋昭慧《佛教後設倫理學》以《阿含經》略論道德的根源──並略評釋昭慧《佛教後設倫理學》陳介源蔡禮政正覺佛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正覺佛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摘要西方哲學從古希臘便開始嘗試對善、正義等道德用語進行定義,並且努力發掘人類為何會有道德觀念,道德的根源到底是什麼?此種努力一直到近代採用語言分析的分析哲學興起後,倫理學也重新探討相關命題,並將所有的哲學問題歸納為語言問題,致使後設倫理學跟著興起而成為研究的重點。可是經過將近一世紀的研究,對於道德的根源命題,仍然無法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本文嘗試

2、以佛教《阿含經》的觀點,對於上述西方哲學二千餘年來的重要命題進行研究。本文發現佛教是以堅固穩定的價值體系作為探討的基礎,而此價值體系就是符合法界事實的十法界。十法界中六凡業道是所有有情必須面對的業道抉擇,四聖法道則是所有有情厭惡業道輪迴後,所必須面對的法道抉擇。十法界的價值體系即是以實踐道德的能力所成立,而一切道德價值的根源即是可以實證的入胎識──如來藏。由於有十法界的客觀存在,使得有情在無量的輪迴生死後,想要獲得勝於此世的未來世果報,或想要獲得解脫輪迴的自由,因此產生道德觀念以作為業道與法道的抉擇,以此作為善惡的分野,並且以此作為相對善與絕對善的定義。佛教即

3、是以實證法界根源如來藏所得的實相智慧,引發自由意志的抉擇智慧而邁向成佛之道。釋昭慧認為佛教是以緣起法中的我愛作為道德的根源,並由我愛的基礎產生自通之法作為道德判斷的基礎。本文研究發現《阿含經》主張「我愛是不道德的根源,是無量無數惡的淵藪」,不學佛法而自通之法,只是通於世間善的人天法,只是初級道德的動力而非根源,只能及於未來世的好果報而不能及於解脫生死輪迴。因此,緣起法不是所有道德的根源,住持有情身心的如來藏才是所有道德的根源。康德主張理性宗教的三個道德公設並不正確,其中自由意志的選擇與上帝的存在,是彼此矛盾的公設。本文認為真正的理性宗教應具有三個實證內涵:1、

4、自由意43正覺學報第二期志的存在,2、如來藏永恆存在,3、實相智慧。此外,對於存有命題,語言研究的方法,並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語言研究所獲得的任何證據皆不是第一手證據,只有現量實證所獲得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第一手證據,也是終極證據。本文認為所有有情隱藏於內心深處,對於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渴望,正是對於佛教自由意志的抉擇智慧的渴求。由於對普世價值的渴求,必然使得一切有情在獲得具有實踐道德能力的人身時,在諸佛菩薩無慢的慈悲教導下,終將實證實相智慧而逐步邁向成佛之道,唯除決定性的不迴心二乘人。關鍵字:價值論、義務論、自通之法、效益主義、直覺論、情緒論、絕對自由

5、、普世價值、道德哲學、倫理學、後設倫理學44以《阿含經》略論道德的根源──並略評釋昭慧《佛教後設倫理學》一、緒言1倫理學(ethics)又名道德哲學(moralphilosophy)。倫理學中的核心命題,2在近代被劃分為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而與規範倫理學(normativeethics)、應用3倫理學(appliedethics)作為議題上的區別與分類。Metaethics中文通常譯為「後設倫理學」,是由ethics倫理學,加上字首meta-所構成。字首‘meta’一詞的意義為after(在……之後)或者beyond(在……之上)。將metae

6、thics譯為「後設倫理學」,是有4待商榷的。因為‘meta’雖然有「在…之後」的意涵,但是metaethics所討論的內容卻不是一般應用倫理學(appliedethics)或者規範倫理學(normativeethics)時序後面的內容。相反的,metaethics討論的內容是規範倫理學的前置性的基礎理論。孫效智舉出:1倫理與道德在西方語源上有所差異,本文為方便行文將倫理與道德兩者視為同義詞。2規範倫理學是對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進行系統性的了解,並對道德原則的合理性加以探討。參見林火旺著,《倫理學》,五南出版公司,2007,頁17。3應用倫理學是使用規範倫理學與

7、後設倫理學的概念,對社會上的實際案例與議題進行討論與檢驗。參見http://www.iep.utm.edu/e/ethics.htm,2008/11/18擷取。4胡卜凱著,〈評《哲學辭典》的中譯本——兼論意思和翻譯〉:meta字面上的意思是「在……之後」或「在……之上」。此字用法的來源,依McKeon教授的解釋如下:當安卓尼卡斯(羅德島)編輯亞力斯多德的著作時,他把亞氏關於第一哲學(或基本原理)的著作放在關於物理學(physics)著作的後面,並名之為metaphysics(Aristotle,1981)。安氏的用意很明白,要先了解現象,才能研究它們的道理。用

8、在學問研究上,meta的意思已從「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