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

ID:37602525

大小:2.1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12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孔子和老子授课人:郭峰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导言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

2、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大型史诗电影《孔子》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孔子文化展”,每天参观人数多达4

3、000人,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孔子文化热。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曲阜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孔子故里。西方学者将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而孔子故乡曲阜便被誉为“东方圣地”。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

4、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为何孔子会得到如此尊崇?2008年祭孔大典的精彩瞬间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孔子及儒家思想(一)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5、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孔子的思想1、“仁”的思想——核心(1)含义:“爱人”(2)方法:“忠恕”《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

6、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礼”的思想:(1)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

7、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2)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正名”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问题探究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Evaluati

8、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