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

ID:37662274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_第1页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_第2页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_第3页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_第4页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视障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与教育第一节视障儿童的感受性及其发展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的产生依赖两个条件:适宜的刺激强度和感受性。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的大小。例如: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光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适应刺激是10°-60°物质的温度。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阈限,也叫感觉的下阈。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绝对感

2、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越强,绝对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受性就越大。例如,一个人如果只能听见比别人强一倍的声音,那么他的听觉阈限就比别人大一倍,即这个人的听觉感受性比别人小一半。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E=1/R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别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韦伯定律:德国生理

3、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I表示原刺激物的强度,以△I表示刚刚觉察出变化的较强刺激物的强度(最小可觉差),那么在一定范围内,每一种感觉器官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的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K△I/I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公式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对两个刺激物的辨别能力不是取决于两者差异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差异的相对值。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对于不同的感觉,韦伯分数

4、的值是不同的。韦伯分数越小,感觉就越灵敏。二、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都可能产生适应。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

5、化的想象。例如,用刀子划玻璃时发出的吱吱声会使不少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微光刺激能提高听觉感受性,强光刺激能使听觉感受性降低等。联觉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色觉所引起的温度感觉。如红、橙、黄等颜色易引起人们温暖的感觉,因而被称为暖色;蓝、青、紫等颜色易引起人们的冷觉,因而被称为冷色。黑白两个同样大小同样质地的球,白色的会使人感觉轻,黑色的会使人感觉重。感受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异;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个体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人的感受性具有补偿作用。三

6、、感觉的代偿与补偿感觉的适应现象为感觉的代偿与补偿提供了可能性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的功能,使机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缺陷补偿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或恢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补偿过程是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而代偿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物现象。补偿是在代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自觉的,它包括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的帮助。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特殊训练使某种感觉逐步提高.”实现缺陷补偿的目的。例如:雷达手杖利声纳眼镜可以帮助盲人解决行走的困难。四、感受性的提高与缺陷补偿感受

7、性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长期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人,由于经常使用某种感觉器官,相应的感官会因其注意的增加而使感受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有经验的司机能听出发动机的转速,或者通过机器的异常声音判断故障的所在。感受性的提高使缺陷补偿成为可能。视残儿童由于看不清或看不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然更多地依赖听觉和触觉,以听代看,以手代目,这样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使某些感官的感受性得到了发展。若他们能受到系统的科学的早期训练,各种感官的感受性就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视觉缺陷的补偿就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第二节视障儿童的残余视觉在所有的视残儿童中,全盲儿

8、童其实并不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有残余视力。这些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残余视力,对视残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地训练、保护和利用这些残余视力,是每个视残儿童的家长、教师和儿童本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