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

ID:3771529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复习专题氧化还原反应【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计算1.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是:(1)要理清知识线索(用简要文字表述)(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例1】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2、④M为OH- ⑤SnCl62-是氧化产物A.①②④⑤   B.①③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变式练习】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杀菌剂。可采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备,此法的缺点主要是在得到二氧化氯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氯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中Cl的化合价为-1B.制备二氧化氯的反应中,NaClO3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C.二氧化氯是NaClO3的还原产物D.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2.4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1mol2.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1)基本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求解,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例2】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g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mL0.5mol·L-1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FeSO4+____KNO3+____H2SO4=____K2SO4+____Fe2(SO4)3+____NxOy+___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

4、、4、1、5【变式练习】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B.处理废水中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D.在FeO·FeyCrxO3中,3x=y(2)特殊题型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无损耗,可直接根据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得失电子相等,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的守恒关系,迅速求解。例如:

5、,则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2O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忽略HNO3参加反应的过程。【例3】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A.504mLB.168mLC.336mLD.224mL► 探究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

6、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特别注意】(1)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HClO的氧化性强于HClO4,稀硫酸无强氧化性。(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是相对的,如H2O2与MnO4-反应作还原剂,与I-、Fe2+、S2-、SO32-反应作氧化剂。(3)反应环境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NO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而ClO-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4)利用原电池正、负极判断金属

7、的还原性时,要注意Al和Fe的特殊性。如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Mg作正极、Al作负极;Al或Fe、Cu、浓硝酸形成的原电池中,Al或铁为正极、Cu为负极。2.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2)价态与表现性质规律: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