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采薇》导学案

《小雅·采薇》导学案

ID:38005828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小雅·采薇》导学案_第1页
《小雅·采薇》导学案_第2页
《小雅·采薇》导学案_第3页
《小雅·采薇》导学案_第4页
《小雅·采薇》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雅·采薇》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雅·采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对《诗经》有一基本的系统了解2.领会诗中战斗豪情与戍边忧怨交织的复杂情感3.从本诗中体会《诗经》的“起兴”及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二、《诗经》简介1.《诗经》概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收录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现存305篇。最早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2.《诗经》的分类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凤、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雅:分大雅

2、31篇,小雅74篇,计105篇;颂:分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计40篇。3.《诗经》与音乐的关系《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诗集传》)。《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15《国风》就是15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朱熹《诗集传》)《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大雅》、《小雅

3、》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者,宗庙之乐歌。”(朱熹《诗集传》)《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颂之声较风、雅为缓。“(王国维)4.《诗经》的内容⑴周族史诗诞置之隘巷,牛羊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翼覆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大雅·生民》)⑵劳动人民的怨愤之歌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齐风·东方未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魏风·硕鼠》)⑶对统治者荒淫的嘲讽     

4、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鄘风·墙有茨》)⑷爱国情怀的抒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⑸男女之情咏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为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5、,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  5.《诗经》的艺术成就⑴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本特征: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刻划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塑造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并通过这些生动可感的事物、细节和场景,抒情写意。自然而然地表达内心喜怒哀乐。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王风·君子于役》)⑵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者,铺陈其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

6、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 赋者,铺陈其物而直言之也。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⑶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⑷四言句式,间或杂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王风·桃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⑸语言朴素简洁,绘声绘色投我以木

7、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三、解题本篇选自《诗经·小雅》,当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既有爱国的战斗激情,又有久戍边疆的忧怨。本篇就是通过一个久役士卒在归途中的回顾与自述,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和思乡怀亲的忧伤。是一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情绪矛盾苦闷之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