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

ID:38013974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_第1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_第2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_第3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_第4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面是漫画《人啊,人!》的主题,你认为比较准确、深刻的一项是(  )A.讽刺了某些人宁可兜着圈走弯路,也不愿解除小小路障的不良现象。B.讽刺了动口不动手的懒汉思想。C.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那么多人竟然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样的“人”真是可悲。D.讽刺了社会上许多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漠不关心。E.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F.芸芸众生,虽然表面上是一个“人”字,但骨子里缺乏“人格”——漫画批评那种冷漠、自私、高谈阔论却懒于动手的可悲世相。解析:A.整体把握不到位,没有注意到大大的人“字”。理解片面肤浅;B.注

2、意到了一些高谈阔论、指手画脚的人物形象的细节,但整体理解不准确;C.观察不仔细,这些人并非“视而不见”,他们指指点点,避开井洞是另有原因。D.看懂了画面的表面内容,但对内蕴的深层含意并未揭示;E.虽然揭示出一定的内涵,但不全面;F.既深刻又准确。答案:F2.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审题正误。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喜。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位4岁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枝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这时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她:“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

3、,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话,校长……校长会怎么说,怎么做?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知识;有的说,该再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她是一位有爱心的孩子……你认为本则材料审题的重点应该是(  )A.谴责一些人不爱护公物。B.谴责一些人不懂自然知识。C.赞扬玫瑰顽强的生命力。D.挖掘“永不凋谢”的深层含义。解析:A、B两项理解偏颇、肤浅;C项就事论事;D项抓住了话题的中心语。答案:D3.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正误。有位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

4、,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走过去,她总是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第四天,老太太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想看个究竟。然而,危险就在此时发生了,高墙倒塌,老太太被……你认为本则材料的审题重点应该是(  )A.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B.揣摩“但总有人不听”这句话的含意。C.“老太太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想看个究竟。”(没能坚持下去)D.能做到时刻提醒自己的又有多少人呢?解析:要善于把握中心印象“一个善良的老太太却死于自己常告诫别人的危险”。答案:D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清代

5、刘蓉小时候在一间小屋读书,屋内有个小凹坑,他踱步时往往失足,时间长了,竟也渐渐习惯了,走到凹坑处就如平地一样。一次,他父亲叫人把坑填平了。刘蓉踱到凹坑处,觉得地面突然隆起,低头一看,地是平的。(1)如果让你在材料中找一个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它应该是______________。(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下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答:习惯的力量太大了。它可以让人从“不习惯”到“习惯”,所以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否则,一旦你对坏习惯习以为常,再改就难了。5.“水浇沙子,百浇百渗,沙子依然如故;水浸海绵,越浸越沉,海绵吸足了水。”请以“沙子、海绵、水”为话题写一篇

6、文章。下面几项中,立意最好的一项是(  )A.要像海绵不懈地吸水那样“求知”,不学沙子湿在表面,“不求甚解”。B.要发扬沙子的不湿不贪、只渗不沾的精神,鄙视海绵执著占有、中饱私囊的利己主义。C.沙无水,能受高压;人无私,越挤越坚。海绵有水,一挤就瘪;人有私,一摁就软。D.水能诱惑海绵,使海绵浮肿虚胖,徒有其表;水不能使沙子动心,沙子依然故我,表里一致。解析:A项提及沙子湿在表面“不求甚解”,离开了原材料规定的物象;C项着眼于两个物象——沙子渗水、海绵吸水后的比较,忽略了“渗”“吸”过程的比较;B、D两项真正把握物象的本质,挖掘了寄寓的哲理,但如果两项相比较

7、,B项更加新颖独到。答案:B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成了石头,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如果以对这则材料的感悟为出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你认为本材料最佳的审题角度应该是(  )A.由“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来谈“拒绝”,如拒绝

8、名利,拒绝捷径,拒绝安逸等。B.谈“轻视名利”,让看似飞黄腾达的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