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课案(教师)

压强课案(教师)

ID:38018852

大小: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压强课案(教师)_第1页
压强课案(教师)_第2页
压强课案(教师)_第3页
压强课案(教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压强课案(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案教师用10.1压强实验探究课(新授)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第一课时李仁静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第二课时贲知兵【理论支撑】1.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如:课前延伸学生看视频.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如学生对压力、压强概念的概括.要引导学生丰富要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共同探索.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2.“支架”理论告诉我们: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师──学习者对话的互动形式,帮助学习者完成其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从而既发挥了教师

2、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脚印的测量、压强公式的归纳.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互为支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3.可接受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一定的学习准备,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如:压强定义的归纳,运用学生已有速度的相关知识进行类比,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公式、压强的单位及物理意义.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会画压力的示意图,体验压力的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

3、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压强的概念理解和压强公式的应用.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强测量的实验设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延伸请同学课前完成,在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进行活动.1.上网观看杂技《钉板开石》,分析躺在钉板上的演员在开石前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把砖块用不同的方式放在抹平的沙堆上(可选用跳远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具体做法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你所思考的问题.并思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将两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子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

4、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压强【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同的气球命运不同,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合作探究1.认识压力的特点.(1)观看“体操平衡木”比赛的视频.配合适当的诱导,分析运动员受力情况,进而让学生画出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2)演示用铁锤把钉子钉入木头的实验.分析钉子对木头的作用力,进而让学生画出这个力.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力的共同特点,得出压力的定义.并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加深理解

5、压力.【设计思路:利用视频和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结论的概括,更加直接,学生更易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2.展示课前延伸的成果(1)请观看过网上视频的学生简单描述视频中的现象,以及所思考的问题.(2)请完成第二个实验的学生简单描述实验的过程,以及思考的问题,并展示记录的结果.【设计思路:课前初识时,学生看视频,亲自动手看似游戏,实为初识感悟,展示实验记录结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概括能力】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学生进行“压铅笔实验”.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注意不可用力过猛)①让学生体验两个手指的感觉②当用更大的力压铅笔,让学生体验

6、同一手指前后两次不同感觉.(2)结合“引入”让学生讨论并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思路:科学的猜想、假设不是瞎猜想,需要情景支撑.课前初识时让学生把砖头放在抹平的沙子上,再让学生做气球实验、又让学生体验压铅笔,这样设计使学生储备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假设更为轻松、更加合理.注意适时舍弃次要或肤浅的猜想,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猜想就显得重要】(3)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的方案.学生尝试设计;小组交流探究方案;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设计思路:从认知精制理论的角度考虑,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建

7、构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学生不是从教材中的读取方案,而是根据探究需要自己设计方案.虽然,自己谋划出来的方案,可能存在着这样哪样的不足,这不要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经历几次这样的磨练后,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5)学生共享探究中的收获,解决探究中的疑问——同样的小桌放在海绵和桌子上,为什么产生的效果不同?【设计思路:科学探究是没有终点的,一个课题的结题,应该是新的更高层次课题的开题.让学生提出新的猜想或疑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