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ID:38151937

大小:1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_第1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_第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_第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_第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概念的教案说明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王丽娟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目标:1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通过大量实例理解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3掌握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方法能力发展目标: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德育渗透目标:让学生体会现实世界充满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教学导图:分析教材中的三个实例↓引出函数的概念↙↘与

2、初中函数概念进行比较,明确现在函数的优越性大量例举生活实例深刻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要素↓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等↓例题处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下作业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本质及符号y﹦f(x)的理解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观点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大量实例,遵循“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确定方向,分组研究,尝试验证,归纳总结;通过搭建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识结构间的桥梁,使学生心理上得到认同,建立新的认识结构。教学手段:发挥计算机快捷,生动,形象,人脑延续的特点,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实施研究方法,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学习函数

3、,函数一词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首先采用的,后经维布伦,林纳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揭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我国请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时,首先把“function”译成函数且给出定义“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函数,要感谢这些为数学奉献的数学家们。复习回顾:初中时我们已学过函数的概念:在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也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定义域,y的取值范围叫值域。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例新课讲授:实例(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

4、5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²A={t

5、0≤t≤26},B={h

6、0≤h≤845}我们发现,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时间t,按照对应关系h=130t-5t²,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高度h和它对应,满足函数定义,应为函数。发现解析式可以用来刻画函数。实例(2)近几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了臭氧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从1979∽2001年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看图启发,从图中明显得知,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时刻t都对应t时刻时曲线在该点的纵坐标。即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臭氧层空洞面

7、积s与之对应,满足函数定义,也应为函数。发现图像也可以来刻画函数。实例(3)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表中恩格尔系数随时间(年)变化的情况表明,“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时间(年)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3.852.950.149.949.948.646.444.541.939.237.9若记A={t

8、1991≤t≤2001且t∈Z},B={53.8、52.9···}学生探讨交流发现,对于表格中的

9、任意一个时间t都有唯一确定的恩格尔系数与之对应,即在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时间t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恩格尔系数与之对应,满足函数定义,应为函数。发现表格也可以用来刻画函数。教师及时提问:这三个实例的不同点和共同点是什么?学生认真思考,在教师启发点拨下,归纳总结不同点:实例(1)用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例(2)同图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例(2)同表格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同点:①都有两个非空数集②两个数集间都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即按照这种对应关系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因此,究其函数的本质,我们用集合和对应的观点给出函数全新

10、的定义。⒈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定义的要点和所满足的条件强调:①函数首先是两个数集之间建立的对应②对于x的每一个值,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都有唯一的y值与它对应,这种对应应为数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或多一对应③认真理解y﹦f(x)的含义:y﹦f(x)是一个整体,f(x)并不表示f与x的乘积,它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是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