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

ID:38261765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7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_第1页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_第2页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_第3页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_第4页
资源描述:

《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澧县地方历史名人澧县,东岳阳而西巴蜀,南武陵而北荆襄,境内澧阳平原万顷良田沃土,出产极为丰富的粮棉油麻,历代素称“鱼米之乡”。先秦时期为楚国属地,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始置澧州,隋朝初年改为澧阳县,几经变易,复为州治,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废州为县。澧县英才荟萃。古有周代将军白善、楚国丞相申鸣、汉代将军马伏波、晋朝尚书车胤、唐代诗人李群玉、元朝状元郝希贤、明朝户部尚书李如圭和工部尚书李充嗣、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今有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等部级以上领导10多人、院士4人、博士50人、少将以上现役军官15人。这里还曾是屈

2、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学治学之所;南宋杨幺、钟相、明末李自成、清代洪秀全等均曾鏖战澧州;作为贡献了两千英雄儿女的革命老区,这里还曾是红军征战驻守的重镇,贺龙曾任澧州镇守使,周恩来、任弼时、王震、廖汉生、郭沫若等也曾辗转于此,从事革命活动。楚将军白善  春秋时期澧阳人,任楚将军,楚白公胜的族人。楚惠王初即位,白公胜密谋叛乱,一面筑城练兵,联络白善同反。白善知悉白公图谋后,说:“跟随族主扰乱国家是对国君不忠,违背族主揭露他的阴谋是对宗族不仁。”于是辞职离去,不参与叛乱,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种植药草为生。当地百姓称的园圃为“白善将军药圃”。(事

3、见《东周列国传》)楚相申鸣  春秋时期楚惠王相。白公胜作乱,申鸣辞别父亲,率军围攻白公胜,白公胜劫持申鸣的父亲威胁申鸣。申鸣说:“过去我是父亲的孝子,现在我是国君的忠臣。”挥军进攻,杀死了白公胜,申鸣的父亲也死了。楚王要奖赏申鸣,申鸣说:“享用国王的奉禄而回避危险的不是忠臣,安定国家却杀死父亲的不是孝子。”就自杀了。(事见《直隶澧州志》)三国吴会稽太守车浚  三国时吴南平人,车胤的曾祖父,任会稽郡太守。因郡内饥荒请求赈济百姓,为吴主孙皓所杀。东晋吏部尚书车胤(允)  字武子,西晋南平人(当时澧县境属南平郡辖)。允幼时勤学,家贫少油,夏天夜晚

4、收集萤火虫用来照明,攻读不误,成为后来历史上传诵久远的“囊萤夜读”的佳话。宁康初入朝任中书侍郎、关内侯;太元中,领国子博士;后提升为骠骑长史、太常、临湘侯;因病去职。不久任护军将军。当时,王国宝为讨好会稽王司马道子,暗示朝中官员推举道子为丞相,给以特殊的礼遇。车胤以生病为由,拒绝在推荐奏章上签字。皇帝见到奏章,大怒,称赞车胤坚持原则。后,因王国宝、司马道子权倾朝野,胡作非为,大臣王恭起兵攻讨王国宝。王国宝惊慌失措,其堂弟王绪劝他杀掉威望素著的车胤,挟持皇帝讨伐王恭。王国宝召见车胤,车胤坦然来见,王国宝不敢害他,反而放下架子向他请教摆脱困境的

5、计策,并采纳车胤的建议上书请求辞职。隆安四年,车胤任吏部尚书。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骄横不法,车胤建议会稽王司马道子对儿子严加约束。司马元显知道了这件事,逼迫车胤自杀。唐西川副使魏觐  唐代澧州进士,官至西川副使。唐代诗人李群玉  (807~858),字文山。生于澧州车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太和二年(828)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从此不再参考。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沅澧流域的风情给了他创作灵感,先后创作了《秋登涔阳城》、《南庄春晚》等脍炙人口的诗歌。继而“漫游”,

6、诗人的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李群玉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大中十二年,李群玉离开澧州,再次东游,行至江西南昌,投洪井而死。光化三年(900),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李群玉是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全唐诗》录李群玉诗260余首。北宋“澧州三苏”  指北宋澧州澧阳人苏坚和他的长子苏庠、次子

7、苏序。苏坚,字伯固,北宋澧州澧阳人。曾官杭州通判,助苏轼修西湖。二人交厚,彼此唱和颇多。据《澧州志》记载,苏轼从儋耳递归的路上,就曾寄赠苏坚诗词四首。苏庠(1065-1147),字养直,澧州澧阳人,苏坚长子。据传,庠父苏伯固为钱塘丞,督载西湖时,与苏轼交厚,庠虽年少,工诗,尝作《清江曲》,受到苏轼称赞。其弟苏序亦为宋佛坛名诗僧,与父伯固并称为“澧州三苏”。南宋学者范浚  字茂明,澧州澧阳人,南宋初学者。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抗节不起,隐于香溪,闭门讲学,笃志著书明道。明礼部左侍郎易英  字以和,明澧州人,洪武甲子辟荐擢虞衡司主事,转

8、郎中;永乐时,为河南参议;丁内艰,起浙江布政司参议,入为礼部左侍郎。明年,同保定侯孟英祀海神,卒于杭。英为政宽平,持大体,宏奖清流,载《浙江名宦志》。侍郎易英墓在新河桥,即今澧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