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论文1

模糊数学论文1

ID:38369985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模糊数学论文1_第1页
模糊数学论文1_第2页
模糊数学论文1_第3页
资源描述:

《模糊数学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糊数学论文【摘要】模糊数学自诞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模糊数学目前正沿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向迅速发展着。【关键词】模糊数学发展产生应用正文:1.模糊数学的产生现代数学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集合论的重要意义就一个侧面看,在与它把数学的抽象能力延伸到人类认识过程的深处。一组对象确定一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说明属性来说明概念(内涵),也可以通过指明对象来说明它。符合概念的那些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外延其实就是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集合可以表现概念,而集合论中的关系和运算又可以表现判断和推理,一切现实的理

2、论系统都一可能纳入集合描述的数学框架。但是,数学的发展也是阶段性的。经典集合论只能把自己的表现力限制在那些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和事物上,它明确地限定:每个集合都必须由明确的元素构成,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关系必须是明确的,决不能模棱两可。对于那些外延不分明的概念和事物,经典集合论是暂时不去反映的,属于待发展的范畴。在较长时间里,精确数学及随机数学在描述自然界多种事物的运动规律中,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在客观世界中还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以前人们回避它,但是,由于现代科技所面对的系统日益复杂,模糊性总是伴随着复杂性出现。各

3、门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及其它“软科学”的数学化、定量化趋向把模糊性的数学处理问题推向中心地位。更重要的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控制论、系统科学的迅速发展,要使计算机能像人脑那样对复杂事物具有识别能力,就必须研究和处理模糊性。我们研究人类系统的行为,或者处理可与人类系统行为相比拟的复杂系统,如航天系统、人脑系统、社会系统等,参数和变量甚多,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系统很复杂,它的模糊性也很明显。从认识方面说,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判断的不确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许多模糊事物,没有分明的数量界限,要

4、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来形容、描述。比如,比较年轻、高个、大胖子、好、漂亮、善、热、远……。在人们的工作经验中,往往也有许多模糊的东西。例如,要确定一炉钢水是否已经炼好,除了要知道钢水的温度、成分比例和冶炼时间等精确信息外,还需要参考钢水颜色、沸腾情况等模糊信息。因此,除了很早就有涉及误差的计算数学之外,还需要模糊数学。人与计算机相比,一般来说,人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善于判断和处理模糊现象。但计算机对模糊现象识别能力较差,为了提高计算机识别模糊现象的能力,就需要把人们常用的模糊语言设计成机器能接受的指令和程序,

5、以便机器能像人脑那样简洁灵活的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提高自动识别和控制模糊现象的效率。这样,就需要寻找一种描述和加工模糊信息的数学工具,这就推动数学家深入研究模糊数学。所以,模糊数学的产生是有其科学技术与数学发展的必然性。2.模糊数学的发展模糊数学目前正沿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向迅速发展着。理论研究主要是经典数学概念的模糊化。由于模糊集自身的层次结构,使得这种理论研究更加复杂,当然也因而更具吸引力。目前已形成了模糊拓扑、模糊代数、模糊分析、模糊测度及模糊计算机等模糊数学分支。应用研究主要是对模糊性之内在规律的探

6、讨.对模糊逻辑及模糊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模糊数学的应用范围已遍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的领域。特别是在模糊控制、模式识别、聚类分析、系统评价、数据库、系统决策、人工智能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1965年算起.模糊集与系统理论(或简单地说成模糊理论)已走过了32年的风雨路程.如今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参与这个学科研究的国度遍布全球.研究人员与13俱增.模糊新产品不断问世,模糊技术不断被应用到高精尖领域。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性的“模糊热”已经形成。目前,模糊理论方面的专业学术杂有:Fuzzy

7、SetsandSystems(模糊集与系统,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会刊,德国承办),模糊系统与数学中国模糊系统协会会刊,国防科技大学承办),J.FuzzyMath(模糊数学杂志,美国),BUSEFAL(模糊集及其应用研究快报,法国1.IEEETransactionsonFuzzySystem(IEEE模糊系统,美国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办)。3.模糊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全国35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模糊信息处理与机器智能”重大联合攻关项目的研究,并拨专款135万元予以支持:1994年.国家

8、经济贸易委员会拨资上亿元开发模糊技术产品;国家技术监督局专门成立了模糊技术标准化工作组,制定各种模糊产品的国家标准;1991年9月,中国微机学会单片机公共实验室曾组织召开全国家电模糊控制会议.在会上,由全国21个家用电器厂联合倡议成立了“中国家用电器模糊控制促进会”;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l2月1613报道.春兰集团正组织数名博士后联合攻关.投巨资开发2l世纪的高新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