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

ID:38385086

大小:377.3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11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_第1页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_第2页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_第3页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_第4页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经济学第七讲社会偏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讲社会偏好主要内容自利与社会偏好社会偏好实验证明社会偏好模型一、自利与社会偏好自利假设无法解释的行为自愿参加危险的军事和其他任务;参与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违犯行为并不会被察觉到的情况下依然遵守规范和法律;与大量无亲缘关系的同类的合作……(一)什么是社会偏好?社会偏好概念的提出者:ColinF.Camerer(1997)对社会偏好概念做出解释的学者:SamuelBowles(2004)PeterA.Diamond(2007)SendhilMullainathan(2007)1.Bowles关于社会偏好的解释人们会关注他人,并且不管结果如何

2、他们还关注事情为什么会发生。社会偏好就是这些关注他人和关注过程的行为理由。(SamuelBowles2004)2.Diamond关于社会偏好的解释(社会偏好在)人们的偏好考虑了社会因素。人们关心,或看上去是关心别人的福利。人们也讲究互惠:乐意别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也会在别人表现得公平时公平地对待别人。结果就是,经济主体比新古典所假设的更为心地善良且(当他们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更为怀恨在心。(2007年)3.Mullainathan关于社会偏好的解释个人看重其他人的效用结论社会偏好是指行为主体关注他人收益或行为的倾向。(二)社会偏好的类型利他偏好

3、:出于对他人福利的关心而愿意牺牲自身的福利。互惠偏好是指人们会对对方善意的行为进行回报,而对敌对的行为进行报复。公平偏好。人们有减少他与别人收益差异的动机。当他领先于别人时,他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而当落后于别人时,他会作出“帕累托损耗”的行为去损害别人。二、社会偏好的实验证明实验举要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独裁者实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信任博弈实验公共品博弈实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Güth、Schmittberger、Schwarze等人发明的一项实验。实验对象通过匿名配对的方式进行单次交往。一个是“回应者”,另一个是“提议者”。

4、先暂时给予提议者一定数量的奖赏,同时告知回应者,让后将奖赏在两者之间进行分配。提议者提出将奖赏的一定比例分给回应者,如果回应者表示接受,那么他就将取走这一比例,剩余部分归提议者所有。反之,双方都将一无所获。实验具体情况抽取42名大学生,每2人一组,共21组参加实验。由提议者对4马克的现金提出分配方案。实验采取双盲方式。实验重复两次:第一次实验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7%,共有2个提议被拒绝。第二次实验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2%,共有5个提议被拒绝。对实验的分析这是一个由两人参加的具有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假设这两

5、个人都是自利人,那么,结果应该是3.99:0.01.实验结果说明:自利人假设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人具有关注他人和公平倾向的社会偏好。对最后通牒实验的质疑博弈中的注码数目太小导致结果不准确实验者对博弈有所误解实验对象可能并没有使他们的行为适应该交往的非重复性质,而是遵循了来自一些更常见的重复交往的经验法则。三、社会偏好模型社会偏好模型社会偏好模型的意义各个模型都扩展了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加入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偏好,且均以博弈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社会偏好模型还原了人性规定的复杂性的真实;社会偏好模型是为了解决实验中的各项悖论而建立的,但行为人在实验中

6、与现实中的行为是否一致仍存在很大的争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