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2new

发展经济学 2new

ID:38409215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发展经济学 2new_第1页
发展经济学 2new_第2页
发展经济学 2new_第3页
发展经济学 2new_第4页
发展经济学 2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 2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届金融专业专业发展经济学复习1、唯资本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以及平衡增长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等均强调资本形成的重要性。这些过于强调资本形成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后来被人们称为唯资本论。P179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P179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它论证了资本形成对于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作用,奠定了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的基础。3.经济起飞: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之后,经济将步入

2、自我持续增长状态。P474.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初期(贫穷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如果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随着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分配显现出一条倒U形轨迹。这个观察结果被称为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支持库兹涅茨假说的研究包括A.莫里斯、P.鲍克特、M.S.阿鲁瓦利亚等人。他们的基本结论是:(1)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一般比发达国家更不平等;(2)在发展中国家中,最贫穷国家的收入分配比贫穷国家要平等一些;(3)收入不平等最严重的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如拉美国家。库兹涅茨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合理性的理由:(1)与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关。贫穷国家的二元结构显著,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而且现代工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其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可能比传统的农业部门内部更严重。 (2)与国家的增长战略有关。在发展初期,收入分配不均趋于恶化。到经济发展后期,教育得到普及,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能差异缩小,因而工资差别缩小;同时,劳动收入相对更重要,收入分配不均趋于改善;国家也采取措施降低收入不均的程度。 (3)与社会中影响政府决策的利

4、益集团的结构有关。在发展初期,政权在富裕阶层手里,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收入差别缩小。                  P725.两缺口模型(中心论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数量与其国内的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利用外资可以有效地填补这些缺口。双缺口模型主要考察储蓄约束和外汇约束。  调整两个缺口的方法:(1)不利用外资条件下消极的调整。 (2)利用外资条件下积极的调整。 双缺口模型论证了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意义:(

5、1)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的重要性。 (2)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实行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3)提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双缺口模型的不足之处:(1)它过分强调了引进外资的作用,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挖掘国内资源填补两个缺口的潜在能力。 (2)它的分析方法是总量分析,缺乏对两个缺口的结构分析,因而无法确定引进外资的具体类型及其数量。 (3)它只分析了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未分析更为重要的技术约束或吸收能力约束。 (4)它只强调了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外资对经济发展的

6、不利影响。P2966.平衡增长理论: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地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三种形式:(1)极端的平衡增长。(2)温和的平衡增长。(3)完善的平衡增长。P3437.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一次重大的生物计术变革,通过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水稻品种,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P3708.二元经济模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通过部门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

7、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口流动规律,以及这种流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模型的两个基本特征:(1)从部门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人口流动。(2)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P3889.生育子女,教育投资分析:P217~223(具体看书)Dc=f(C,Y,Px,T)Dc:孩子的需求量;C:养育孩子的净价格,净成本;Y:收入水平;Px:其他所有产品的价格10.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以发达国家实际人口增长数据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解释人口变化趋势的理论P20711.诱致性变迁:以个体为单位,通过大众知识积累和对获利机会的把握,自下而上缓慢推

8、进的一种变迁。强制性变迁:以集体为本位,依靠权力执掌者的理性程度,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制度变迁。12.知识型失业:由于私人的教育成本和收益与社会的教育成本和收益之间有分歧,结果就带来了智力外流的现象。(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上课重定义)P22213.教育深化:劳动力市场竞争迫使,求职者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从而出现大才小用小才不用的状况。14.城市化:1.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2城市数目与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