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

ID:38432462

大小:3.59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6-12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_第1页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_第2页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_第3页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_第4页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apter7细菌及病毒的遗传作图本章要求7.1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7.2病毒的一般特性及类型7.3噬菌体的染色体作图7.4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结构7.5细菌的染色体作图理解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和意义;掌握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F-菌株、F+菌株、Hfr菌株的概念、区别和用途;区别F因子、F´因子的异同;了解温和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掌握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的概念;了解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本章要求7.1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7.1.

2、1细菌的培养7.1.2细菌在生物进化树中的地位7.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7.1.4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7.1.1细菌培养摇瓶培养平皿分离平皿培养7.1.2细菌在生物进化树中的地位产烷生物盐杆菌7.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每个世代以分钟或小时计,如大肠杆菌每20分钟即可繁殖一代。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用一支试管就可贮存数以百万计的细菌或病毒,在短期内累积大量产物,为化学分析提供条件。遗传物质较简单。只有一个位于细胞质内裸露的DNA或RNA分子。便于

3、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属于一倍体,所有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细菌可以生活在基本培养基上,易于获得营养缺陷型,也易于测知各种营养缺陷型所需要的物质,是研究基因作用的好材料。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可以从微生物的研究中得到模型,并从中获得启发,为开展对高等生物的的遗传研究开拓思路。7.1.4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真核生物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及连锁交换均通过有性过程(减数分裂——受精)实现。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原核生物,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有性过程。细菌细胞内除了染色体外还有一些

4、寄生性复制因子(如噬菌体和质粒),或叫核外或染色体外因子,它们可以在细胞间传递,并且形成细菌染色体间以及细菌染色体与核外遗传因子间的重组体。这种重组体结构类似于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重组体结构。拟有性过程——引起细菌、病毒间遗传物质转移与重组的过程。拟有性过程是细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特别是作为真核生物的模型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的重要前提。7.2病毒的一般特性及类型7.2.1病毒的一般特性7.2.2病毒的类型7.2.3噬菌体的生活周期7.2.1病毒的一般特性无细胞结构;为蛋白质外壳包裹核

5、而成的颗粒。形体极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化学组成简单;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缺乏独立代谢能力(依赖宿主)。繁殖方式独特;只能依赖宿主活细胞的代谢机制,通过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后再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的方式进行繁殖。具有双重存在方式;或营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或在细胞外以大分子颗粒状态进行传播。对干扰素敏感,而对抗生素不敏感。7.2.2病毒的类型根据宿主来划分:细菌病毒:一般称为噬菌体(phage)植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

6、朊病毒类病毒:一个单链环状的裸露的RNA。拟病毒:线状单链RNA+环状单链RNA。朊病毒:蛋白质颗粒。7.2.3噬菌体的生活周期烈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合成,组装出许多子噬菌体,使宿主细胞裂解而释放子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周期:吸附侵入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装配释放温和性噬菌体(temperatephage)原噬菌体(prophage)——某些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宿主染

7、色体中,这种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a)——含有原噬菌体的宿主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或溶源体。温和性噬菌体——在噬菌体侵入后,细菌并不裂解,而是以原噬菌体或质粒的形式存在的一类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原噬菌体通过诱导(induction)可转变为烈性噬菌体。诱导方式有多种,如温度改变、与非溶源性细菌的接合等。7.3噬菌体的染色体作图7.3.1T2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7.3.2λ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7.3.3基因的细微结构作图7.3.4互补测

8、验和顺反测验7.3.1T2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噬菌体遗传性状可分为噬菌斑的形态宿主范围(1)噬菌斑突变:T噬菌体的r-突变体正常噬菌体,r+,产生的菌斑小而边缘模糊突变噬菌体,r-,产生的菌斑大两倍而边缘清晰(2)宿主范围突变:T噬菌体的h-突变体大肠杆菌B株是T2的宿主,大肠杆菌B/2株对T2产生抗性一种发生在T2上的h-突变体,能利用B和B/2株而h+只能利用B株将两种不同的T2突变体进行杂交,对其杂交子代进行重组分析杂交方法:将B和B/2两种大肠杆菌细胞混合同时接种高浓度的T2噬菌体的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