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性质2、3

不等式性质2、3

ID:38458392

大小:2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不等式性质2、3_第1页
不等式性质2、3_第2页
不等式性质2、3_第3页
不等式性质2、3_第4页
不等式性质2、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等式性质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等式性质2、3》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不等式性质2、3》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执教教师及工作单位李燕珠河源市博爱学校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2、3的探索过程.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3。在师生交流合作中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地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同时,学习伙

2、伴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沟通。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的内容,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得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3,进而教会学生使用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解不等式。重点在于理解不等式性质2和3,难点是运用不等式性质2和3进行正确解不等式。学情分析学生是我校启聪9班的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学会了说出简单的不等式的解集,并且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1,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1进行解不等式。本节课是继上节课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该可以较好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但是在运用方面可能刚开始还是

3、不熟练,并且对于不等式性质2与3刚开始可能会混淆,特别是利用不等式性质3求解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学会推算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并能背诵。2.学生能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进行解答不等式。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2.学生在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3解答不等式的过程中,强化不等式性质2和3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3。难点:正确运用性质将不等式变形,进而解答不等式

4、。教学准备PPT课件导学案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或不等号的方向。2.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x+3>6的解集,(2)2x<12的解集。3.设ɑ”填空。(1)ɑ-1____b-1;(2)ɑ+1_____b+1;(3)2ɑ____2b;(4)-2ɑ____-2b。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导入1.复习不等式基本性质1,请学生说一说。(板书符号表达式)性质1:可用符号表示为:若>,则>。2.设>,用“<”或“﹥”号填空。(1)____(2)____(3)____师: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性质2和

5、性质3,回想一下等式的性质2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师:不等式的性质2我们是不是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呢?我们一起试一试。2-3名学生口述不等式性质1。学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进行解答,并且要说出完整的解题思路过程。学生思考后回答:是用等式的两边分别乘以多个相同的数,得出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得出的。检查学生的复习和预习完成情况。加深不等式性质1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口述能力。为不等式性质2、3的学习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类比、迁移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探索新知1.用“>”或“<”填空。(小组内完成)(1)3>23×5_____2×53÷3_

6、____2÷33×____2×(2)3>23×(-5)_____2×(-5)3÷(-3)_____2÷(-3)3×______2×2.讨论研究。(1)观察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思考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由学生概括总结出性质2、3,并板书。(2)归纳性质2、3后,对应讲解。(3学生分两组,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计算,并得出大小的比较。学生分两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可能会发现第1组数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没有改变,第2组乘以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为下面发现规律做铺垫。引导学生进行不等式性质2和3的归纳表述,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讨论后两条性质的符号表示方法性质2:可用符号表示为:若>,>0,则,或性质3:可用符号表示为:若>,<0,则,或3.判断:已知>,下列不等式成立吗?(1)>()(2)<()(3)<()提醒学生性质1中加上负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不变。4.设>,用“<”或“>”号填空,并说说理由。(1)(2)(3)05.讲解例题。学生归纳得出不等式性质2和3。性质2:若>,>0,则>,或>性质3:若>,<0,则<,或<判断题和填空题,学生说出是根据性质几,得出不等式是否成立。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基

8、本能力,这里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明白,叙述要有根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