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的体例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

ID:38601207

大小:2.4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6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_第1页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_第2页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_第3页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_第4页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记与汉书的体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史记》与《汉书》的体例,并说明《汉书》改变《史记》体例的理由前言《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编撰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汉书》与《史记》相比起来,在编篡体例上有了一系列的创新:它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形式;顺应时代潮流,取消了“世家”体例;在继承改造《史记》诸志的基础上,新创立不同的志。班固以自己的世界观审核了《史记》的各种材料,利用时作了很多增补、移动、删节、订正工作。这些创新

2、在内容上突破了史书只载政治事件和为人物立传的局限性。2自行添加标题《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与《汉书》的概述2自行添加标题《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余字。《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

4、。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注疏《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注)、清朝的王先谦(补注)。《汉书》开创了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史记》与《汉书》的概述史书比较内容《史记》《汉书》共同点二者皆是“纪传体”作者司马迁班固体裁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断

5、限记载着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晚期将近3000年的历史记述的起讫为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整个西汉一代共230年的历史成书西汉武帝时东汉光武至安帝编修形式私修私修后来变成官修编目共有130篇(或称卷)分为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表十、书八,约526500余字共100遍(120卷)有帝纪十二、传七十、表八、志十,约80来万字。比较《史记》与《汉书》的体例《史记》《汉书》相同刘知几《史通》:[4]“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所以二者均把本纪/纪放在书之首;都强调君权神授:把高祖的出身说得很玄妙,是真龙天子

6、。相异朝代纪:夏、殷、周没有与记事(事件)断限(时代)之分别史记中入本纪的标准是:重实不重名,如:项羽、吕后入纪而在汉书中是重名不重实,维护的是儒家的名正言顺。项羽、王莽不入纪而入列传。史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目的是寻找历史发展之规律,反映历史现实汉书:奉刘氏正统思想,故只有刘氏帝王入纪,高祖排于首。本纪/纪世家在世家这一体例中,《史记》与《汉书》时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的。《史记》中入选世家者,不在乎年代之久远或封地之大小、名分之有无,只在乎有功或有德于天下:如陈胜、孔子,都是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之人。司马贞《史记索引》:“世家者,记诸侯之本纪也。言其下及子孙

7、常有国。”反观《汉书》是没有世家。班固受大一统思想和统一政权之影响,他认为毋须用此体例区分正统和其他政权。列传/传《史记》《汉书》相同1、刘知几《史通》:“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2、太史公自序/叙传:个人身世、撰作动机、写作经过等。3、太史公曰/赞曰:传末都附有个人的评论。相异标准:不拘社会之阶级、贤与不肖,只限对社会有影响力者例:刺客、侠客、滑稽等列传。西汉人臣之传记加入外戚、皇后、宗室删去刺客、侠客、滑稽史记:重视对历史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物→全面的社会史汉书:重视上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