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亲(1)

2.我的母亲(1)

ID:38728403

大小:2.4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18

2.我的母亲(1)_第1页
2.我的母亲(1)_第2页
2.我的母亲(1)_第3页
2.我的母亲(1)_第4页
2.我的母亲(1)_第5页
资源描述:

《2.我的母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母行述》……先母以清光绪己丑来归,时年十七……先母遭此大变时,仅二十三岁……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先君遗命必令适读书。先母督责至严…………是时诸兄虽各立门户,然一切亲戚庆吊往来,均先母一身……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我的母亲胡适胡适(1891-1962)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

2、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胡适故居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

3、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胡适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胡适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胡适墨迹胡适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

4、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掌握字词绰号文绉绉眼翳抽屉管束轻薄庶祖母吹笙摹画舔去侮辱chuòzhōuyìtì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wǔ整体感知自由阅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勾、画、圈、点、写。讨论交流(1)写了母亲几个方面的事(概括):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

5、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7)(8-11)(12)一是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5)(6-7)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9-11)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①“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②“

6、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③“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④“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例如: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评一评:1、请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

7、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说一说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试简要评析.怀念、感激、敬爱之情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对“我”的教导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母亲与家人的相处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脉络: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作者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所以开头写了童年的经历.这样写,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

8、末相呼应。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上。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品味语言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