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

ID:38768338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教学设计襄阳四中初中部吕建菊一、教学内容分析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第1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这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二、教学目标及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节教学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三、教

2、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主要完成心脏的第2课时——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血液循环途径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画板书、分组讨论、看视频等多种方式理解以下要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3、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所发生的物质交换。五、教学媒体运用1、课件“血液循环的途径”2、血液循环的视频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心脏四个腔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血流方向)黑板上画心脏与三种血管的连接方式,及心脏结构模式图带领学生回忆血液在心脏和三种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及心脏结构相关知识:1.四腔名称2.厚薄,相连血管3.瓣膜回忆所学知识,建立和新知识的练习。预习课本P64血液循环的途径自主学习教材P

4、64,并找出PPT上问题的答案。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P64,独立完成PPT上的问题。血液循环途径的过程1.提问:肺循环和体循环分别是哪两者之间的循环?2.提问: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各是什么?写板书: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起点、终点3.画板书:点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书写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过程4.教师和其他同学纠错,之后诱导提问:两个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有什么共同点吗?5.教师用PPT巩固1.学生回答:肺循环是心脏和肺的循环,体循环是心脏和全身各处的循环。2.学生回答3.两名同学演板4.肺循环和体循环都是起始于心室

5、,终止于另一侧的心房。动脉血和静脉血1.提问:什么是动脉血、静脉血?什么是动脉、静脉?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含氧量的多少是衡量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唯一标准。2.提问:三种血管中,哪一种血管的结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3.教师用PPT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变化1.学生回答: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2.学生回答: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过程1.拟人化的“红血儿”讲解血液循环过程,播放血液循环视

6、频。(3min)(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2.小组讨论(3min)两人一组,对照课本P63的血液循环图,轮流讲解血液循环途径。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1.认真观看视频,从整体上把我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2.3min后,请同学上讲台讲解。随堂检测学生自由举手回答用PPT依次展示2个有代表且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课后作业四人一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一幅血液循环示意图。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包括血液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也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

7、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活动起来才能有序,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只是引导点拨,才能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