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

ID:38836545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_第1页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_第2页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_第3页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_第4页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之秋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峡之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符家川中心小学张玉英教学内容:《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积累美词佳句。(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能理解本课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读中想象三峡之秋的美景,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时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

2、目标,明确学习任务。4.复习检查。(1)课文中的小资料是如何介绍三峡的?(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的?5、预习检查课文在不同的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各有哪些特点?时间景物特点早晨中午下午 夜(2)你觉得作者眼中的三峡之秋是怎样的?能用一个字概括吗?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课文里那个词可以概括?二、互动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一)导学问题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不同时间段的自然段朗读,然后汇报自己对该自然段的体会。提示:试用“我喜欢三峡秋天的(    ),因为( )。”的句式说话。1.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二)导学问题二浏览课文,看看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那些修

3、辞手法,用“______”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并体会它的作用?1.根据要求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三)导学问题三: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2.交流汇报学习结果。三、拓展延伸用自己的声音展现三峡之秋的美。四、当堂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yáoyè()wǎnruò()hūxiào()sùjǐn()2、本课的写作特点是什么?()A、抓住景物特点描写。B、按观察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C、运用了大量的修辞。3、中心思想我知道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抓住一天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三峡的壮丽多姿,抒发了作

4、者对()之情。4、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2、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五、总结1.你学到了什么?(用这样的句式:通过学习,我知道了……)2.老师总结。六、布置作业1.搜集、阅读描写三峡的文章、图片,以“奇丽的三峡”为题,制作一期手抄报。2.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一篇《______之秋》。七、问题指向,自主先学预习古诗《凉州词》,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学反思待后附:板书设计三峡之秋 早晨橘柚树明丽成中午长江热烈熟下午雾青而透明热爱  美长江宁静赞美夜  峡谷神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