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

ID:39008899

大小: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介绍湖心亭。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二、走进作者。张岱,号陶庵,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入山以后,隐居于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入山以后所作,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更( 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â)        喃(nán)喃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领会朗读技巧。3、学生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师生点评。4、学生分组展示,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关键词如:俱绝、更定、独往、强饮、痴(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  疑难句子:1、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

3、粒人影罢了。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别人说相公痴,还有比相公更痴的人!四、品读文本。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师: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生:(“痴”)师:“痴”说通俗点是什么?生:傻,笨,蠢,举止失常。师: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学者,研究数学非常投入,走路常常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一不小心撞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失常。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吗

4、?(一)痴行生:“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师: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绝,消失?想到了哪首诗?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为什么这时鸟会飞绝,路上没有行人的踪迹?生:天气太冷。师:天寒地冻啊,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生:更定。晚上八点。师:天寒地冻晚上八点时,你会做些什么?生:躲在空调房看电视,躺在被窝看书。师:张岱却选择去湖心亭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什么性格吗?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情趣,是个孤独的人。师:张岱说独往,真是一个人去的吗?有没有同行的人?生:舟子。师: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请学生回答)生:舟子不

5、是看雪人,不能说是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师:是啊,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岱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自守。(二)痴景师:孤傲的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指名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写景的句子有两句,我想请男女同学合作来对一遍。男生读前句,女生读后句。大家想想为什么男生读前句?生:因为这句很有气势,而男生就很有气势。师:你们说那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上下一白”很好,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来,三个“与”舒缓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师:一句中,三个“与”字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生:

6、我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师:去掉呢?生: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师: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现在女生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味?生:轻柔点、渺小的味道。(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只是这些量词用的妥当不妥当呢?我们一般会选择这样的量词来形容这些物呢?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生:不要改。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朦胧。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

7、地苍茫的意境,景物的渺小。师: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显得这么渺小?生:天地一片苍茫,显得很空旷、浩大。师: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师:听到你们这样精彩的发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们描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描写? 生:我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师:张岱用了修辞手法没有?生:没有。师: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白描。(屏显: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