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

ID:39012214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 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 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课时间2015-上课人课时编号课题6.往事依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教学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探究文章内容。1、于老师回忆了哪几件事?(出示幻灯)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读《千

2、家诗》、听老师讲课……2、大家想一想,看山水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都可以归纳为看什么?能不能概括地再精练点?(明确:看图)往事一:看图往事二:读诗1、作者小时侯看图,那么到了学生时代,作者读了哪些书呢?2、从文中找出作者读了《千家诗》中的哪些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搁笔费评章。”3、好的诗句,不仅要多读,还要像于老师那样,在平时要善于积累词句,能够信手拈来,熟记于心。下面我们就分组来背诵这四组诗句,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准确。4、同学们都背得非常准确。思考:这些诗句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5、对,这

3、些优美的诗句都是描写四季风光的。除了这些好的诗句以外,作者还从《千家诗》中读了什么?“红紫芳菲,……白鹭上青天。”6、这些都是描绘五彩纷呈世界的精妙词语。作者从读《千家诗》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往事三:听课1、作者回忆的第三件事是听课。听课给作者的启发是什么?两位老师讲课有何异同?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段。(师范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幻灯)2、听课给了于老师什么样的启发?用文中原话回答。(明确:老师入情入理的讲情……阅读的兴趣)(板书)3、两位国文老师讲课有什么不同?读《千家诗》分组

4、背诵诗句一位是教古文,一位是教白话文。4、两位老师教的内容也不一样。第一位国文老师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在讲课时的神情是什么样子的?5、作者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明确:爱国)6、第二位国文老师是教白话文的。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明确:田汉《南归》)学生齐读田汉《南归》。老师在讲课时,神情又是怎样的?(明确: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了。)白话文老师的讲课,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发?(“此后,……与时代更加贴近了。”)二、总结课文,拓展练习:1、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几件事情都和什么有关呢?为什么都与读书

5、有关呢?(1)读书。(2)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往事,当然离不开读书。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生活美丽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2.同学们,值得于老师回忆的往事太多了。那么,于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三件往事来回忆呢?于老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文中的原话回答。第六自然段。齐读第六自然段。(板书)四、延伸拓展,布置作业:阅读课文,让我们犹如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

6、一日之功呢?作者从小酷爱文学,青少年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和于老师一样的读书经历呢?想一想,文学与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把它写下来。作业:《文学与成长》五、板书设计往事依依于漪看图——身历其境,乐在其中读诗——沉醉意境,美不胜收听课——入情入理,激发兴趣(明确: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