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

ID:39027433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色教案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色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雪》教学设计杨湖镇中心学校江禄平【课例分析】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娇柔晶莹;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弥漫太空。江南雪景的优美与朔方雪景的壮美在鲁迅的笔下情韵飞动,描绘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江南的雪景充满了童真童趣,这美好的图景与丑恶的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世界的愿望和心境;而朔方的雪景,蓬勃奋飞,旋转升腾,气势磅礴,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把雪花变成孤独和冰冷的严酷冬天的憎恶之情,也蕴蓄了作者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不屈斗争的品格。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寄寓了

2、鲁迅先生的一个信念: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掌握其音形义;(2)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3)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和含蓄美;(2)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涵其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涵丰富的语言。【课时安排

3、】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冬日里那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无边的天宇,凛冽的北风,满眼银装素裹,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积累的有关“雪”的诗句。二、交流资料1、文学常识了解散文诗: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在抒情手法上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一种形式特殊的诗)。三、初读感知1、听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教师范读。1、展示听读收获(1)听读中感受的画面(学生自由谈)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2)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语言清新

4、流畅,朴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2、感读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得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于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3、层次梳理内容概括(1)全文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两幅雪景的特点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一、美读品味精力专注,走人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

5、,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提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学生自由的大声动情朗读二、展读评价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师生评价。评价参照:(1)发音准确,节奏合理;(2)读出诗意,感情充沛。(3)江南雪语调: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朔方雪语调: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三、小结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到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立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同学们课下加强朗

6、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的背诵。第二课时一、研读探究1、内容、语言(1)作者是怎样描写江南雪的?①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②接着写雪的质地、颜色;③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出江南雪独具风格;④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1)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呵拍手点头嘻笑等(3)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1)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交流讨论)

7、作者用一个“但是”巧妙转折,先交代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写出朔方雪的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1、情感和主旨(1)作者对江南雪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怎样的?对滋润美艳的江南雪及充满生机的江南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沙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的讴歌。(2)本文写作背景是什么?其写作目的是什么

8、?①简介本文写作背景《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冬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