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放飞蜻蜓

19 放飞蜻蜓

ID:39137407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19  放飞蜻蜓_第1页
19  放飞蜻蜓_第2页
19  放飞蜻蜓_第3页
19  放飞蜻蜓_第4页
资源描述:

《19 放飞蜻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9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

2、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2.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对呀,有个孩子叫翠贞,她就抓到了这样一只小蜻蜓,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但最后却把小蜻蜓放了。(板书:放飞蜻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3.揭示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学思考:(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划划圈圈。(2)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

3、生字、词语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说苍蝇蚊子饥饿结构复杂翠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抚摸保持入神成千上万一撅一撅(2)指名学生读,正音前鼻音:贞蚊后鼻音:埂衡蝇抢翘舌音:舌多种形式练读、巩固(3)质疑,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讨论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虫。一撅一撅---一翘一翘的(动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表自己意见。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请了解的学生说说,教师小结)。(4)文章共有11个自然段(5)文章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和孩子们(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6)按“捉

4、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写(板书)三、学习课文第一、三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见到了怎样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区别“一个”和“一群”2.齐读第一段3.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只有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次,表现出了孩子怎样的心情?(赶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激起悬念师: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书的课题)蜻蜓“放飞”掉(彩色粉笔

5、加着重号)?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蚊蝇(“虫”字旁,皆属昆虫)饿(因为缺食,用“饣”字旁)枪抢(比较后记忆,抢时要用手)夏复(比较后记忆)舌(中间一横在横中线)慈(字要写得紧凑,两个“幺”字靠拢)2.完成习字册五、课后作业:1.认真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6、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巩固)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说苍蝇蚊子饥饿结构复杂翠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抚摸保持入神成千上万一撅一撅2.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结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3.谈话导入,学习新课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段。二、学习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一)自由朗读第二段(二)讨论:★孩子们

7、为什么乐意放飞蜻蜓?陶行知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怎么说,怎么做,找到句子读一读,理解)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并体会)2.陶先生说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征求意见。)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介绍蜻蜓的身体构造,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