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

ID:39353814

大小:30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1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_第1页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_第2页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_第3页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_第4页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顾广林(此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4上发表)新课程标准把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列为教学目标,各地中考数学命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体现,主要表现在涌现出不少别具创意、独特新颖的探索规律、条件、结论的开放性问题。这类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判断、探究等能力而且把解题的过程、考试的过程,变成了学生研究的过程,变成了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尤其在考查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

2、作用.下面例析活跃在2006年中考数学试题中的开放性试题.一、开放题常见的题型开放性试题从结构特征上看主要分为三类:条件开放题、结论开放题及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试题。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显著特征是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开放性),并且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1.条件开放型例1.(2006海口)如图,D、E分别在AC、AB上,且DE与BC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使得△ADE∽△ABC.ABCDE分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

3、只要寻求其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即可.如∠ADE=∠B或∠AED=∠C或AD:AB=AE:AC等∠B或∠AED=∠C或AD:AB=AE:AC等.评注:在上述问题中,结论已知,而条件需探求,并且具有开放性,这类问题称为条件开放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采取执果索因的策略进行探求.这类题型虽然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但是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是被动地套用解题模式,而是在问题情景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结论开放型(图4)例2.(2006南昌)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弦OD⊥CB于点E,交于点D(1)请写出三

4、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2)连结CD,设∠CDB=,∠ABC=,试找出与之间的一种关系式并给予证明.解:(1)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不惟一.以下答案供参考:①BE=CE;②=;③∠BED=90°;④∠BOD②=∠A;⑤AC∥OD;⑥AC⊥BC;⑦;⑧S△ABC=BC·OE;⑨△BOD是等腰三角形;⑩△BOE∽△BAC;等等.(2)与的关系式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①答;与之间的关系式为-=90°.证明:∵AB为⊙O的直径,∴∠A+∠ABC=90°.又∵四边形ACDB为圆的内接四边形,∴∠A+∠CDB=180°.

5、∴∠CDB-∠ABC=90°,即-=90°.②答与之间的关系式为>2.证明∵OD=OB,∴∠ODB=∠OBD.又∵∠OBD=∠ABC+∠CBD,∴∠ODB>∠ABC.∵OD⊥BC,∴,∴CD=BD.∴∠CDO=∠ODB=∠CDB,∴∠CDB>∠ABC,即>2.评注:本题是在一定条件下,探求问题的结论,属于结论开放题.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采用由因导果的策略进行探求。这类问题结论开放,学生可自主探索,自由发展,而第(2)小问中渗透的开放性问题,对知识的整合大有裨益。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图

6、形所具有的特征及其中隐含的关系.这道开放题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充分显示出思维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性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解答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例3(2006汉川)如图,下面四个条件中,请你以其中两个为已知条件,第三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DABCEO(1)AE=AD(2)AB=AC(3)OB=OC(4)∠B=∠C分析:,四个条件任取二个,共有6

7、种不同的组合.要求写出相应的6种命题并一一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性课题.本题中只要求写出一个命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通过证明△ABE≌△ACD,即可组建真命题(1)(2)(4);(2)(4)(1);(1)(4)(2)等。点评:本题是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试题,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对几何知识点的整合能力,它一改过去的传统模式,鼓励探究、关注过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这类开放性试题旨在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和提高

8、创新意识及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二、按知识分类1.操作设计类开放题例8(2006大连)如图-l,P为Rt△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上),∠ACB=90°,M为AB边中点.操作:以P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连结PM并延长到点E,使ME=PM,连结DE.探究:(1)请猜想与线段DE有关的三个结论;(2)请你利用图—2、图—3选择不同位置的点P按上述方法操作;(3)经历(2)之后,如果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加以证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