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

ID:39382046

大小:439.1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2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_第1页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_第2页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_第3页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_第4页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1”——“一”,有第一、金牌、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是世界万物的起点。第一:No.1是很多成功人士一生追求的目标,站在事业和人生的颠峰,永远成为天之骄子。“第一”对于他们是地位和尊荣的象征。金牌:奥运会等大型比赛,金牌就意味着第一,是所有人花费无数心血争夺的目标,它不仅代表了参赛者的最高能力和成就,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上的荣耀。一,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1”——在西方,它表

2、示完美、独尊、起始,代表概念世界的一,一产生多,因而是世界的象征。一产生多,一不是数,没有性的特征,属于太阳的领域。“2”——在中国人眼里,“2”是偶数,有“双”的寓意。中国人总是希望好事成双,所以“2”是个很受欢迎的吉祥数字。结婚要贴“喜喜”,取双喜临门的彩头,祝词“比翼双飞”,希望夫妻白首偕老。平时称赞人,也是“才貌双全”、“文武双全”、“智勇双全”。讨吉利时,带“两”带“双”的词就更多了:“两全其美”、“福慧双修”、“双喜临门”等等。“2”——在西方,“2”是第一个偶数,属于阴性。这是和立体空间

3、有关的第一个数。2是可分的,代表对立物。它不能象征灵魂或精神,只能象征肉体或物质。属于自然的秩序,也属于世俗存在和价值的秩序,属于月亮的领域。“3”——在中国文化里,“三”表示多,凡事不过三,很多时候,三具有典型性,如:三甲,也是一条界线。同时,“三”与道家颇有渊源。“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有词“入木三分”、“绕梁三日”等等,《战国策》有语“鲁仲连辞让者三。”《史记》有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小说中,更喜欢用“三天三夜”这个经典时间段。“三”与道家的渊源,体现在“三皇”、“道”的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

4、。《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在西方,“3”是第一个奇数,属于阳性,象征生殖繁衍能力,属于火星的领域。“3”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并使开头和结尾两端得以谐调(注意不是协调),因而象征对立面之间的和谐。三既具有古老传说中的魔力特征,又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相联系。“4”——在中国,“4”也是一个典型数字,用途非常广泛,很有价值。“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道家以道、天、地

5、、人为四大。“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4”——在西方,“4”=2+2,或2*2,这是象征宇宙和谐的数。它是产生立体形式的第一个数,因此它穷尽了宇宙空间有形扩展的一切可能性。物质世界由四种元素构成。世界有四等分,乐园有四条河流。“4”代表正方形,象征稳定性,属于水星的领域。“5”——在中国文化和生活里,“5”是一个应用的很广的数字,很有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五行”:金、木、水、火、土。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

6、阴阳交午也。”“五伦”:封建礼教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五谷”:稻、黍、稷、麦、豆。“五音”: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五官”: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5”——在西方,“5”=3+2,即奇数(阳性)+偶数(阴性),这也是相似和相异的总和。阴阳结合象征婚姻,暗示男女之间的正当关系,其中男性是较高的数3,女性是较低的数2。此外,相似与相异的总和是正义的象征,因此五暗示至

7、高无上的权力。《旧约》开头有五卷。5属于木星的领域。“6”——“六”,“六六大顺”,由此可见,“六”在中国人眼里,是多么的受欢迎受重视。中国文化里,“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数字。“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六书”: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或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亲”:古指父、母、

8、兄、弟、妻、子。“六律”: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宾(#F)、8.林钟(D)、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