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

ID:39428725

大小:623.61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7-03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_第1页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_第2页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_第3页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_第4页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体配体结合研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e-learning.bjmu.edu.cn/bin/index.pl课程网址构型(configuration)和 构象(conformation)Configuration:Thegeometricalarrangementinpolymersarisingfromtheorderofatomsdeterminedbychemicalbonds.Conformation:Thegeometricalarrangementinpolymersarisingfromrotationaboutadjacentcarbon-carbonsinglebond

2、s.构型的改变,分子中一定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新的共价键的生成;而构象的改变不需要共价键的变换构型异构体还是构象异构体?IsotacticSyndiotactic构型异构体还是构象异构体?Techniquesin receptorresearch尹长城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学系3.受体与配基结合的动力学3.1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60年代初在受体研究中采用放射性标记核素并建立了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radioligandbindingassay,RBA),它的理论基础是占领学说该理论认为受体与配基以单分子相互结合(分子比为1:1)反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反应是可逆的配基

3、在结合和解离后不被代谢,也不与其它类型受体结合受体与配基结合后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强度与受体被占领的量成正比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受体与配基结合作用的反应式如下:根据质量作用定律,结合反应速率为v1=k1[R][L],解离反应速率为v2=k2[R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1=v2,所以(1)[R]、[L]、[RL]分别为游离受体、游离配基、受体-配基复合物的摩尔浓度k1、k2分别是结合速率常数、解离速率常数Kd是解离平衡常数,单位为mol/L;Kd值的大小作为衡量配基与受体相互结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物理量:Kd值愈小结合能力愈大;Kd又称为亲和常数[R]+

4、[L][RL]k1k2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设:[RT]为受体的初始浓度(2)重排并整理得:(3)上式即Scatchard方程,以[RL]/[L]为纵轴,以[RL]为横轴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1/Kd,横轴截距为[RT],纵轴截距为[RT]/KdScatchard图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同理可推出:(4)上式为Woolf方程:以[L]/[RL]为纵轴,以[L]为横轴作图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RT],横轴截距为-1/Kd,纵轴截距为Kd/[RT]Woolf图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同理还可推出:(5)上式为L

5、ineweaver-Burk方程,亦称双倒数方程:以1/[RL]为纵轴,以1/[L]为横轴作图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d/[RT],横轴截距为–1/Kd,纵轴截距为1/[RT]Lineweaver-Burk图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设:[LT]是总配基浓度,[L]=[LT]–[RL],将[L]=[LT]–[RL]和[R]=[RT]–[RL]代入(2)式,经整理得:(6)上式为以[RL]为变量的双曲线一元二次方程当[RT]、Kd固定时,[RL]随[LT]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升很快,以后逐渐趋向水平,这就是饱和曲线受体与配基结合曲线SB为特异性结合,NS

6、B为非特异性结合,TB为总结合[SB]=[TB]–[NSB]3.1单位点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数学表达将(1)式重排变成下式:(7)设[RL]=½[RT],[L]=[L]1/2,带入上式,得整理,得Kd=[L]1/2结论:在50%受体结合配基时,体系中游离配基的浓度就是受体的解离平衡常数Kd值3.2双位点系统一种配基可以和两种受体结合,这两种受体往往是某类受体的两种亚型选用某种放射配基,进行饱和实验,用Scatchard作图法得到的不是直线而是向上凹的曲线;这条曲线是由高低亲和性不同的两条直线加合成的双位点系统饱和曲线Scatchard曲线双位点系统近年来发展了很多

7、方法用来进行双位点系统受体亚型的研究用选择性放射配基进行多点饱和实验用非选择性放射配基和选择性非放射配基进行竞争性取代实验原则上它们也可以用于多种亚型的分析,但是由于配基选择性的限制及实验误差的存在等原因,多数成功的例子仅限于双位点系统3.2.1选择性放射配基的饱和曲线选择性放射配基,对一种亚型有高亲和力,而对另一种亚型则为低亲和力多点饱和实验显示,随着[LT]加大,[RL]先是因高亲和力的大部分结合趋向饱和,然后由于低亲和力亚型结合增多,曲线又住上翘用Scatchard作图得到的不是直线而是向上凹的曲线,也就是说,随着[LT]增加,曲线前部分斜率很陡(高亲和力亚

8、型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