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课议》PPT课件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

ID:39516198

大小:238.1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7-04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_第1页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_第2页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_第3页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_第4页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观课议》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观课议课奇台县教育局教研室李琴2011年6月主要内容一、观课议课的必要性二、怎样观课三、怎样议课为什么要进行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观课、议课也是英语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锤炼、自我提高的过程。但我们的很多听课都是流于形式,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仍然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在应付学校的检查工作.案例1今天听谁的课?下课后,李老师急急忙忙地

2、走进办公室,问教研组长:张组长,下节课听谁的课?张组长:听小谢的课。李老师:哦,好的,我马上就去…….在课堂上常常发现这样的听课情景:在开课的前一两分钟,听课老师们很累,他们忙着填写诸如“某年某月某日听某某某在某班上听课”的信息;下课前的四五分钟也很累,因为要写诸如“优点或建议”、“改进的地方”的意见;课中,他们有的会拿出备课本匆匆备课;有的会批改作业;还有的会肆无忌惮地交流“你这件衣服好看,多少钱一件”、“我穿这样的颜色,好看还是不好看”诸如此类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案例2分析:从案例中可以看

3、出三个问题:一是进入教室之前,教师对今天的讲课内容不了解,因此,听课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真实记录课堂的意识和工具,也就谈不上研究。二是评课时,缺乏课堂的实证资料。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三是听评课大多是每个教师单打独斗,缺乏合作。一、怎样进行观课(一)观课准备1、学识准备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按课程标准应做到几个弄清: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包括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2、心理准备态度上的准备:听课

4、要做到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情绪上的准备: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3.思想准备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做好向同行业教师甚至新老师学习的心态,耐心听完整堂课的思想准备。在课堂中要把自己视为不能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身份听课。在听课时的五大禁区:⑴高声评论并当场指责。⑵台下相互议论影响课堂秩序。⑶不礼貌的行为(比如离开教室,接电话等)。⑷听课期间翻阅其他无关书籍或者批改作业等⑸径直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5、。4听课内容准备明确听课的性质与课型。课的性质有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成果展示课,以及普通课堂等。如果有可能尽量了解授课者的教学风格,授课对象的层次与程度(年龄,基础,年级等),并对教学内容有清晰了解,上什么内容,那一单元内容,前后相连接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及重点是什么。本册教学内容结构状况如何?若我讲该如何去讲,准备怎样的流程与教法,以便听课有个对比。如果不准备,其效果就很小了,再次要带着疑问去听课,如:本单元重点难点的确定及突破的方法,与学生的交流方面,自己是否与授课者一致等。努力使自己在自

6、主比较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和教学水平。二观课要领1、全身心投入观课者要想获得理想的观课效果,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耳到、眼到、心到、手到。2、掌握观察要领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观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有人把听课又说成看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3、观课教师要选取合适的观察位置,要把观课的凳子从教室后边移到前边、中间,深入学生中间,观课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三、观课的对象⑴教师。精神是否

7、饱满,态度是否亲切,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情况,气氛是否民主和谐。看教师使用道具和教学手段是否熟练。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训练形式是如何操作的?操作的效果如何?教师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重难点的标注,颜色搭配是否恰当等。⑵学生。学生的表情,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生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活泼状态。看学生怎样参与教学活动,对教材的感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活

8、动的时间,空间利用是否恰当,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学生学习的习惯、书写、上课表现的纪律等。看学生的练习、表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现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