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

ID:39678323

大小:58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_第1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_第2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_第3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_第4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_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_徐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79—283,2013地质学刊第37卷第2期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3.02.279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徐强,薛卫冲,李健,张利坡,张江海(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关键词:金铜矿;火山岩—次火山岩型矿床;成矿模式;缅甸中部中图分类号:P618.51;P

2、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3)02-0279-050引言2矿床地质特征缅甸中部新生代火山岩广泛分布,迄今为止,该缅甸中部火山—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属于受火火山岩分布区已发现了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火山热山—次火山热液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其成矿地质特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2类成因类型矿床(何文征明显不同。根据各种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环境、举,2001)。经地质勘查,以具体矿区为例,对该火围岩蚀变特征、矿体及围岩与火山岩—次火山岩之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可将矿床细分为2类:一类是产究,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

3、及成矿模式。在次火山岩(闪长玢岩)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另一类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及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1区域地质特征2.1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平梨铺金矿床平梨铺金矿区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第三系安山缅甸中部火山岩成矿区位于缅甸中部盆地地体岩和第四系残坡积层。矿权范围内仅见1条闪长玢与掸邦—西马来西亚地体之间实皆断裂中部之西侧岩岩脉,与第三系安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二者属同(吴良士,2011a,2011b),该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在古源的岩浆喷出和后期侵入产物。目前,矿区内只见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由西向东延伸再折转东南1条断裂,走向115°,倾向SSW,倾角近70°,断裂地方向

4、缅甸中部火山增生带上(杨云保,2002)。该区表延伸700m以上,被闪长玢岩脉充填。该断裂至第三纪火山活动—次火山岩浅成侵入活动十分强少有2期活动:第一期断裂活动属张性,断裂空间被烈;而中生代沉积、浅变质岩地层只在极少数地方出闪长岩脉充填;第二期断裂活动属压扭性,与金矿成露;出露岩层主要为砂岩、长石砂岩夹灰岩等复理石矿关系密切。无论在第三系安山岩、第四系残坡层组合;更底层基底还有志留纪片麻岩等,但在本区方还是侵入脉岩闪长玢岩之中,金的背景值普遍较高,圆几十千米范围内基底未见出露。岩浆岩则为白垩Au品位一般在0.05~0.30g/t之间,平均近0.1g/t。纪中期或新生代

5、侵入的花岗岩、闪长玢岩、辉长岩及从区域上看,该类型矿床产于实皆深大断裂西超基性岩(卢映祥等,2009)。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侧之次级断裂中,具体产出部位处于第三系陆相安为铜矿和金矿。山质火山岩盖层下的次火山岩即闪长玢岩之中,属收稿日期:2012-04-02;修回日期:2012-09-19;编辑:陆李萍作者简介:徐强(1968—),男,高级工程师,矿产地质勘查专业,主要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E-mail:xuqiang1968@126.com280地质学刊2013年6月于与中性火山—次火山作用相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的蚀变为硅化,其次为自形粒状黄铁矿化。表生褐矿床(图1),这类

6、矿床在工作区附近系首次发现。铁矿化与成矿关系不大。矿石类型为不规则角砾状该矿床的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之中,矿或团块状原生硫化物矿石。经连续取样分析,金矿体两侧围岩均为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岩脉的外侧较体两侧围岩即闪长玢岩内Au的品位为0.23~远处为安山质火山岩,推测可能是由于后期地壳抬0.26g/t,显示次火山岩体-闪长玢岩岩脉中金的升遭风化、剥蚀,使得矿体两侧仅见闪长玢岩岩脉。背景值很高,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矿质来源;而金推测闪长玢岩岩脉与两侧的安山质火山岩呈侵入接矿体内Au品位介于4.3~5.6g/t之间,平均品位触关系。近5.0g/t。2.2火山—次火山热液

7、后期叠加改造型金铜矿床———MTT金铜矿床该类矿床主要产于实皆大断裂附近的次级火山岩断裂之中。其成因与陆相火山岩喷发及次火山岩体的浅成侵入有直接关系,受火山机构环状断裂构造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矿区出露地层从新到老分别为:全新世(冲积层);中新世—上新世:伊洛瓦底江组碎屑岩;中新世(灰岩);渐新世(灰岩夹碎屑岩)磨拉石建造,新生代火山岩。矿体产在新生界基性—中性火山岩之中。矿区内构造较为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矿区东西两侧有5条近SN向断裂,最长近20km,最短约10km,均被后期近NE向和NW向的断裂所错开。矿体内见走图1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