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

ID:57734291

大小:1.17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_第1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_第2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_第3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_第4页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学刊第37卷第2期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3.02.279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一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徐强。薛卫冲,李健,张利坡,张江海(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一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一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关键词:金铜矿;火山岩一次火山岩型矿床;成矿

2、模式;缅甸中部中图分类号:P618.51;P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3)02—0279—050引言缅甸中部新生代火山岩广泛分布,迄今为止,该火山岩分布区已发现了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火山热液一后期改造型金铜矿2类成因类型矿床(何文举,2001)。经地质勘查,以具体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1区域地质特征缅甸中部火山岩成矿区位于缅甸中部盆地地体与掸邦一西马来西亚地体之间实皆断裂中部之西侧(吴良士,

3、2011a,2011b),该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在古特提斯一喜马拉雅造山带由西向东延伸再折转东南方向缅甸中部火山增生带上(杨云保,2002)。该区第三纪火山活动一次火山岩浅成侵人活动十分强烈;而中生代沉积、浅变质岩地层只在极少数地方出露;出露岩层主要为砂岩、长石砂岩夹灰岩等复理石组合;更底层基底还有志留纪片麻岩等,但在本区方圆几十千米范围内基底未见出露。岩浆岩则为白垩纪中期或新生代侵入的花岗岩、闪长玢岩、辉长岩及超基性岩(卢映祥等,2009)。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铜矿和金矿。2矿床地质特征缅甸中部火山一次火

4、山岩型金铜矿床属于受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其成矿地质特征明显不同。根据各种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环境、围岩蚀变特征、矿体及围岩与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可将矿床细分为2类:一类是产在次火山岩(闪长玢岩)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另一类为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及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2.1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平梨铺金矿床平梨铺金矿区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第三系安山岩和第四系残坡积层。矿权范围内仅见1条闪长玢岩岩脉,与第三系安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二者属同源的岩浆喷出和后期侵入产物。目前,矿区内只见1条断

5、裂,走向1150,倾向SSW,倾角近70。,断裂地表延伸700m以上,被闪长玢岩脉充填。该断裂至少有2期活动:第一期断裂活动属张性,断裂空间被闪长岩脉充填;第二期断裂活动属压扭性,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无论在第三系安山岩、第四系残坡层还是侵入脉岩闪长玢岩之中,金的背景值普遍较高,Au品位一般在0.05~0.30g/t之间,平均近0.1g/t。从区域上看,该类型矿床产于实皆深大断裂西侧之次级断裂中,具体产出部位处于第三系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盖层下的次火山岩即闪长玢岩之中,属收稿日期:2012—04—02;修回日

6、期:2012—09—19;编辑:陆李萍作者简介:徐强(1968一),男,高级工程师,矿产地质勘查专业,主要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E-mail:xuqian91968@126.tom地质学刊2013年6月于与中性火山一次火山作用相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图1),这类矿床在工作区附近系首次发现。该矿床的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之中,矿体两侧围岩均为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岩脉的外侧较远处为安山质火山岩,推测可能是由于后期地壳抬升遭风化、剥蚀,使得矿体两侧仅见闪长玢岩岩脉。推测闪长玢岩岩脉与两侧的安山质火山岩呈

7、侵入接触关系。圈一固2圈3口4目5圈6图l缅甸中部平梨铺金矿断面素描图1-残坡积层;2-闪长玢岩;3-黄铁矿化破碎蚀变金矿体;4一破碎带上、下断盘运动方向;5-化学样;6一界面产状构造破碎蚀变形成的矿体在垂直断面上水平宽约1.70m,产状为2050L70。,矿体地表走向延伸长近700m,倾向延深大于200m。矿体受到挤压、破碎现象明显,破碎带内可见明显的反“S”型挤压裂隙面及呈“格子”状产在破碎带内的碎裂状小岩块,碎裂小岩块之间充填大量含金的金属硫化物;矿体与围岩界线基本清晰。矿体(破碎蚀变带)内蚀变类

8、型主要以中一低温蚀变为主,如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硅化及表生褐铁矿化等。矿体内金属硫化物矿化主要有自形粒状黄铁矿化,粒径约3mm×3mm;少量细粒他形黄铁矿。极少量的黄铜矿、黝铜矿等则呈固熔体析离状态产在黄铁矿颗粒之中。绿泥石化主要为闪长玢岩中斜长石蚀变形成,在破碎带中普遍发育;高岭土化则更晚于绿泥石化之后,蚀变较绿泥石化更强烈;矿体中见硅化,硅质组分呈不规则团块状一隐晶质状、不均匀分布于黄铁矿之中或在黄铁矿周围。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