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ID:39714693

大小:1.54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7-09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_第1页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_第2页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_第3页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_第4页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斜井提升的选型计算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第一节概述对于煤层赋存较浅,表土层不厚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简单的缓倾斜及倾斜煤层一般采用斜井开拓。有时,在平峒或竖井开拓的矿井中,深部水平延伸也采用暗斜井开拓方式。斜井提升方式有斜井串车,斜井箕斗及斜井胶带输送机提升等。斜井串车提升的特点:具有投资小和出煤快的优点。尤其在采用单钩提升时,井筒断面小,铺设轨道少,能节约投资。但因受提升速度限制(速度太大,容易掉道),生产能力较低,还有钢丝绳磨损较快,井筒维护费用高等缺点。新井串车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矿井,井筒倾角不大于25°(因超过25°,煤

2、炭容易从矿车中撒出)。按钩头的数目,斜井串车有单钩与双钩之分。单钩提升量小,电耗大,可用于多水平提升;双钩提升量大,电耗小,但不能用于多水平提升。当单钩能满足产量要求时,不采用双钧,一般小型矿井用单钩,中型矿井(年产量大于21万t)用双钩。斜井箕斗提升的特点:具有提升速度大,生产能力较大,容器自重小以及装卸载自动化等优点。但需安设装卸载设备和煤仓,故投资多,设备安装时间长,此外,为了提升矸石、下放材料、升降设备和人员,需另设一套副井提升设备。一般年产量为45万t以上的中型矿井,倾角为25°~35°时可采用箕斗提升。斜井箕斗提

3、升多采用双钩系统。斜井胶带输送机提升的特点:具有连续运输,安全可靠及运输量大等优点。但初期投资多,设备安装时间较长,并需安设装卸载设备和煤仓。井筒倾角一般不大于17°的大型矿井、宜采用胶带输送机。《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年产量为180万t及以上的矿井不宜选用胶带输送机。但有的设计单位建议,只要技术经济条件合理,经过方案比较,可在年产量60万吨时选用胶带输送机。上述各种斜井提升设备中,由于串车提升设备简单、安装容易,所以使用比较广泛。第二节串车提升系统一、平车场与甩车场斜井串车提升用的车场分平车场和甩车场两种。如图9-1所示,

4、在双钩平车场上串车开始提升时,空串车由井口车场推车器用1m/s的低速向下推进,重串车也以相同的低速由井底车场重车线上提。当空串车与重串车全部进入井筒后,开始主加速阶段。在主加速阶段和等速阶段内串车走完井筒全程。重车出井口后,提升机制动,矿车借惯性继续前进。此时,自动或手动把钢丝绳的钩头由重串车摘下井挂在空串车上,打开空车线上的阻车器,准备推车下放。空串车到井底车场进入空车线,摘挂钩后,也为下一循环做好准备.有时,提升速度较大,重串车不宜以此过高的速度在车场和地面运行,则需在井筒内减速。如图9-2所示为单钩甩车场速度图。重串车

5、沿井下重车道上提时,为了防止在弯道上掉道,应以1.5m/s的低速上提。待重串车进入井筒后,开始主加速阶段。重串车出井口前后开始减速,提过道岔A后停车。搬过道岔,提升机松闸,重串车反向下滑进入井上重车甩车道。摘挂钩后,提升机把空串车提过道岔A。搬过道岔,下放空串车到井底车场入空车道。摘挂钩后,再开始下—循环(双钩甩车场在地面上若仍向同侧甩车,需要用压绳道岔)。由上述情况看出,平车场内没有往返操作时间,如果运用得当,生产能力较大。但是平车场上需要阻车器和推车器等辅助设备,需要的工作人员也较多,过去工人要在重车前进时在车前摘钩,很

6、不安全(现在大多改用自动摘钩装置)。在平车场上为了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维护车场设备,应建井口棚。而在甩车场则不需要。二、一次提升量的确定(一)提升长度L采用甩车场时,(9-1)采用平车场时.(9-2)式中LD——井底甩车道长,即从井底至井底尾车停车点的距离。应根据设计出的甩车场长度及一次拉的矿车数而定,一般可取25~35m;LB——从井口至栈桥尾车停车点的距离,它近似地等于从井口至道岔A的距离。根据一次拉车数或由车场设计确定,一般可取25~35m;Ls'——井筒斜长,m。井口甩车道长LK是指从道岔A至重串车尾车停车点的距离,一

7、般取为30m。(二)速度图参数的确定1.最大提升速度vm《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斜井串车最大提升速度vm为:1)升降人员或用矿车升降物料时,vm≤5m/s;2)箕斗升降物料时,vm≤7m/s,当铺设固定道床,采用重型钢轨时,vm≤9m/s。根据此项规定,结合设计条件应首先预选提升机,确定提升机的速度为vm。2.初始加速度a0≤0.3m/s2。3.车场内速度v0甩车场v0≤1.5m/s;平车场v0≤1m/s。4.加速度a1和减速度a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升降人员时,a1和a3都不得超过0.5m/s2,对物料提升的a1和a3没有限

8、制。一般可用0.5m/s2,也可稍大一些。但要考虑自然加速度与自然减速度的问题。5.摘挂钩时间θ1甩车场θ1=20s;平车场θ1=25s。6.电动机换向时间θ2=5s。(二)速度图参数的确定(三)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x1.速度图各阶段运行时间及路程计算以单钩甩车场为例进行计算。串车在井底车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