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

ID:39723753

大小:565.6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7-10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_第1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_第2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_第3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_第4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站规划设计》PPT课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第八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第八章轨道交通车站设计8.1车站总体设计8.2车站设计案例8.3换乘车站设计8.1.4地下车站型式及其设计1.车站设计的主要标准1)站台的长度及宽度站台长度L为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上允许的停车不准确距离。L=l•n+4(m)对于远期列车编组在6-8辆的轨道交通系统,站台长度一般在130-180米。站台宽度我国目前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对站台宽度尚无统一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M•W侧式站台宽度:B1=———+0.48LB1——侧式站台宽度(米);M——超高峰小时每列车单向上下车人数;W——人流密度,按0.4平方米/人计算;L——站台有效长度(米)。

2、0.48为站台安全防护宽度(米)岛式站台宽度:B2=2B1+C+DB2——岛式站台宽度(米)B1——侧式站台宽度(米)C——柱宽(米)D——楼梯、自动扶梯宽(米)计算方法2先计算站台面积:A=N•W•a•P车•(P上+P下)•1/100式中:A——站台总面积(平方米);N——列车车厢数;W——人流密度按0.75平方米/人计算;a——超高峰系数,一般取1.2~1.4;P车——每车厢人数;P上+P下——上、下乘客百分数,一般取20%—50%侧式站台宽度B1:B1=(A/L)+0.48+B'岛式站台宽度B2:B2=2B1+C+D其中B'为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一般可取2—3米。L为站台有

3、效长度(米)。以上海地铁1号线为例,大型车站站台宽度为14米,中型车站宽度为10-12米,小型车站宽度为8米。计算方法3侧式站台宽度:B1=q×ρ/L+b+b1≥B1min式中B1——侧式站台宽度(m);q——远期每列车超高峰小时上、下车设计客流量之和(人),为远期高峰小时的1.2~1.4倍;ρ——站台上人流密度0.33~0.75m2/人,通常取0.5m2/人;L——站台有效长度(m);b——站台边缘安全带宽度,地铁规范为0.45m;b1——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为2~3m;B1min——无柱式侧式站台允许最小宽度,地铁规范为3.5m。一般侧式车站的站台宽度4~6m,无立柱时偏小,

4、有立柱时偏大。岛式站台宽度:B2=2q×ρ/L+2b+n×柱宽+(楼梯宽+自动扶梯宽)≥B2min。式中B2——岛式站台宽度(m);n——站台横断面方向的立柱数目;B2min——岛式站台允许最小宽度,地铁规范为8m。一般岛式站台宽度为8~l0m,横向并列的立柱越多,站台宽度越大。地铁车站各部位能力要求部位名称通行能力(人/h)人工检票口(月票)3600人工检票口(车票)2600自动检票机1800人工售票口1200半自动售票机900自动售票机6002)车站大厅设置站厅的面积主要由远期车站预测的客流量大小和车站的重要程度决定,目前还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一般根据经验和类比分析确定。3)检售

5、票设置售票可分为人工售票、半人工售票及自动售票三种。人工售票与半人工售票亭的尺度相同,半人工售票的方式为人工收费找零、机器出票,售票机将作为主要售票设备。3)检售票设置人工售票亭、自动售票机数量计算公式如下:N1=M1K/m1式中:M1——使用售票机的人数或上下行上车的客流总量(按高峰小时计);K——超高峰系数,选用1.2~1.4;m1——人工售票每小时售票能力,取1200人/小时;自动售票机每小时售票能力取600人/小时/台。3)检售票设置进出站检票口的数量必须根据高峰小时客流量来计算。检票口计算公式:N2=M2K/m2式中:M2——高峰小时进站客流量(上下行)或出站客流量总量;K

6、——超高峰小时系数,选用1.2~1.4;m2——检票机每台每小时检票能力,取1200人/小时/台。4)楼梯及通道尺寸设置自动梯和楼梯台数及宽度的计算,以出站客流乘自动梯向上到达站厅层考虑。自动梯台数的计算:NK/n1n式中:N——预测下客量(上下行)(人/小时);K——超高峰系数,取1.2~1.4;n1——每小时输送能力8100人/小时(自动梯性能为梯宽lm,梯速为0.5m/s,倾角为30度)n——楼梯的利用率,选用0.8。楼梯和通道的尺寸一般要在满足防灾要求基础上,根据客流量计算确定,它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B=Q/N+M式中:B——楼梯或通道宽度(米)Q——远期每小时通过人数N——

7、楼梯和通道的通过能力(人/小时)M——楼梯或通道附属物宽度也可以利用如下的公式计算:B=NK/n2n式中:N——预测上客量(上行)(人/小时);K——超高峰系数,取1.2~1.4;n2——楼梯双向混行通过能力,取3200人/小时/m;n——利用率,选用0.7。楼梯与通道设计参数名称每小时通过人数1米宽通道单向通行5000双向通行40001米宽楼梯单向下楼4200单向上楼3700双向混行32001米宽自动扶梯81001米宽自动人行道9600根据地铁规范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