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总结

药物毒理学总结

ID:39812277

大小:74.3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1

药物毒理学总结_第1页
药物毒理学总结_第2页
药物毒理学总结_第3页
药物毒理学总结_第4页
药物毒理学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毒理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药物毒性作用包括哪些类型?并分别解释其含义(1)一般毒性反应:在治疗剂量下不出现,仅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应(2)变态反应:机体对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过敏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3)致癌作用(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殖毒性指针对育龄人群,用药后对生殖系统及与生育相关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毒性/发育毒性指出生前接触药物,从而影响个体从受精卵到性成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关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特别是药物的致畸毒性(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损伤人类或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而发

2、生突变作用,从而产生对人类本身及后代的影响(6)特异质反应:用药者有先天性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出现的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7)依耐性:生理依耐性、精神依耐性2.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1)目的是通过研究出现毒性反应的症状、程度、剂量、时间、靶器官以及损伤的可逆性;安全剂量及安全范围,从而预测人类临床用药的可能毒性,以制定防治措施;同时推算临床研究的安全参考剂量和安全范围;为新药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依据。(2)意义:确保临床用药安全(3)局限:仍不能完全排除新药上临床时的风险。(4)原因:1)新药本身产生的新的药理毒理学特征,

3、可能超出了人们现有的预测水平。2)另一方面来自现有毒理学评价手段,可能不能完全适应新药评价的需要,动物实验还存在很多缺陷。有以下五点:①试验动物和人对药物反应的种属差异。②试验动物的数量有限,难以发现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③常规毒性试验所用的动物多系实验室培育的品种,反应较单一,而临床病人很广泛且对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④毒性试验所用的动物多是健康的,而临床用药病人可能有多种疾病。⑤动物毒性试验中采用大剂量的做法也与临床用药相差甚远,特别是毒性低给药量很大的药,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假象。3.试述副作用与毒性作用的区别(1)副作用: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

4、的反应。一般说来,副作用比较轻微,多为可逆性机能变化,停药后通常很快消退。副作用随用药目的不同而改变,如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则术后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而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心悸、口干成为副作用(2)毒性作用:通常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部分,往往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是体现的危害性反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4.机体对药物损伤修复不全时可导致哪些主要后果?(1)炎症:微循环改变和炎症细胞聚集是炎症的标志。炎症时的活性化学物质和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的健康组织(2)组织坏死:在足够大的剂量下,药物(毒物)引

5、起损伤并抵抗修复,使损伤继续进行,导致组织坏死(3)纤维化:是一种以异常组分在细胞外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病理状态,由于细胞损伤激发大量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外基质生成如果没有终止,就发展为纤维症(4)致癌:①DNA修复失败②凋亡失败③终止细胞分裂增殖失效5.定量描述或比较药物毒性作用的参数(1)致死剂量或浓度(2)阈值(3)LOAEL(4)NOAEL(5)安全限值或实际安全剂量(6)毒作用带(7)效价强度和效能(8)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6.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肝细胞易于受到药物损害的区域在哪里?(1)肝细胞死亡。许多肝脏毒性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肝细

6、胞,大致细胞变性坏死。药物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的毒性机制一般有:脂质过氧化、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线粒体损伤、钙超负荷、破坏细胞骨架、抗体介导的免疫攻击(2)脂肪肝。导致脂质在细胞中聚集的潜在化学作用有:脂蛋白合成抑制、甘油三酯与脂蛋白结合降低、VLDL转运受阻、经由线粒体的脂质氧化损害、脂肪酸合成增加。(3)胆汁淤积。有些胆汁淤积是由各种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所致。当肝脏受损时,可继发引起胆汁淤积。许多药物可以引起肝坏死并伴有少量胆汁淤积;有些药物可产生原发性胆汁淤积同时伴有肝坏死;而一些药物引起胆汁淤积却无肝细胞损伤。(4)血管损伤。肝脏血管内皮细胞也是肝毒性药物的

7、潜在靶位,肝内血流受阻继而引发组织缺氧,导致肝脏坏死或者充血性肝纤维化。紫殿肝是另一种血管损伤,其毒性机制目前不明。(5)肝纤维化。慢性肝损伤晚期常可以引起胶原纤维蓄积而导致纤维化,最常见的例子是长期饮酒。(6)过敏性肝炎。有两种类型。一是胆汁淤积型,以氯丙嗪为代表。二是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形式存在,与病毒性肝炎类似。(7)肝肿瘤。亚硝酸盐、性激素、合成抗氧化剂、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具有遗传毒性的药物均有产生肝脏肿瘤的可能。(8)肝腺泡3带细胞色素P450蛋白含量高,该区是大量药物和化学物质生物转化的场所,是肝中毒的主要靶部位7.简述肝损伤评价的主要血液学试验

8、有哪几种(1)血清白蛋白:肝脏损伤后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