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

ID:39815216

大小:429.6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12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三级——考前辅导讲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2周燕萍编制比重表1、理论知识(选择题)3周燕萍编制比重表2、专业能力4周燕萍编制技能卷题型分析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计算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综合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方案设计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5周燕萍编制第一部分工作要求(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第二部分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

2、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8周燕萍编制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量和工

3、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9周燕萍编制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㈠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特点: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

4、辑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㈡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10周燕萍编制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㈠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

5、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P5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本身不是影响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因素。P5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100%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该年龄(性别)人口11周燕萍编制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单位供给

6、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S△WEs=—/—SW12周燕萍编制(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13周燕萍编制㈢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

7、——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14周燕萍编制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且能够雇用的劳动量,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