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

ID:39955453

大小:20.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6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文字》合肥市胡老师◆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24课课文,是2010年6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伊林。《大自然的文字》一书是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作标题的儿童读物,除第一篇的《大自然的文字》外还有另外几篇文章,层层深入介绍自然,清晰简明,这是一篇文字浅易生动、富有趣味的科普性说明文,其写作意图在于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生活的智慧。本文作者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实例引领小读者去探索隐藏在这些

2、独特“文字”后面的学问和奥秘,以此来激发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热情。文章说明事理循循善诱,读起来趣味盎然。本文是科普读物,写得浅显平实而又生动有趣。全文多采用短句子,每一段的结构也不复杂,不少地方是一句话一行,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也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作者行文多用口语,如“文字真是好东西”“看去很小很小”;比喻和拟人,也尽量采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指路牌”、“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等,读来明白如话,浅近晓畅而又生动形象。适合一些小读者来增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目标【

3、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用于说明大自然景物的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所讲述的道理;3.总结课文中语言的修辞特点,理解文中对大自然“文字”的讲解。通过对课文中所举例子的思考,发散思维,拓展关于目前环境问题的思考。【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激发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了解本文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

4、课文的基础上,巩固和学习写作技巧和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写作能力;2.感受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感受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点,并反思现在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预习字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2.制作多媒体课件;3.生字词小黑板、范文朗诵录音。◆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同学们,你们在大自然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都是什么?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答)诗歌导入:秋天湖波上,荡着

5、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沙白今天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大自然中奇妙的东西对我们的帮助。那大自然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2.简介伊林: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生于乌克兰。一生写下了许多科普作品。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黑白》、《五年计划的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和《改造行星》等。二、整体感知:1.按要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出示生字词。了解罗盘星座炎热砧状云毁掉有趣懂得观察3.检查读课文情况,并相机正音

6、。4.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讲解了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为人类提供的帮助?课文主要是运用举例论述的方法加上温和平实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技巧,生动形象的讲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助的美好剪影。三、精读领悟:(一)分段理解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都说了什么?全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主要在总体上写出了全文的主旨。总领全文。写出全文是围绕大自然的“文字”来讲述的。并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2.第二自然段举了古代人们根据北斗星辨别方向的例子来讲述大自然的“文字”。通

7、过古人夜间靠北斗星辨别方向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大自然的文字”的具体含义。并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讲述,是文章更加形象化。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三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的结构相同,运用天空中云彩对飞行员的判断产生影响来说明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重要性。4.第四自然段把目光由天空转向了大地,那么第五、六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呢?第五自然段写到了又远古时期贝壳破碎形成的石灰石,并由此延伸,通过今昔的海陆对比,表现出沧海桑田的时间变迁之感。第六自然段承接第五自然段写森林中的花岗岩,再次深化海陆变迁

8、的感觉,给人一种时间与人之间的对比以及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的感觉。5.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总结全文的?首尾呼应。并升华了主旨,把主旨由探究大自然的文字延伸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上。(二)总体领悟1.仔细读课文,本文讲述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本文是通过举例与论述结合的方式来说明主旨的。而且还采取了平和温柔的表述方式来说明问题。2.本文分别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分别有什么特点?(指生自由说)(1)北斗星(2)云都是“天空”的“文字”。(3)石灰石(4)花岗岩都是“大地”的“语言”。3.大家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