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

ID:39973401

大小:453.89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7-16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_第1页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_第2页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_第3页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_第4页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教育学复习2010.7第一章 绪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或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要求,为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确定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时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表现:感性化,注重现象描述,简单的观点与主张。代表人物与代表作:中国:孔子、孟子等,《学记》是最早的教育文献。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时间:17世纪-----19

2、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后表现:从现象描述到理论概括,教育学开始从哲学和其它学科中分化出来,逐步形成独立学科。代表人物与代表作:1、英国哲学家培根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2、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3、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返回《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

3、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其理论可概括为“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其贡献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理论,赫尔巴特也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三、教育学的科学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表现:1、进步教育运动和现代教育派的出现杜威与现代教育派《民本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论、“新三

4、中心”……);2、自然科学方法的借鉴与应用;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前苏联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等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起源、发展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1.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2.基本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人种的教育演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心理起源论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2.基本观点: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两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评价1: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评价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劳动起源论(一)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二)基本观点:恩

6、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工具的制造标志从猿到人的转变-----人及人类社会的诞生;劳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劳动使人和社会产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创造了教育的条件。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广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

7、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教育的本质属性1、育人性2、目的性3、实践性4、社会性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校教育的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