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

ID:40208794

大小:262.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6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_第1页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_第2页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_第3页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_第4页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二单元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小结课本素材对联易水悲歌,壮士为报恩而去,去而不顾;咸阳刺秦,英雄为知己而死,死而无憾。强国围郑,两国之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老臣受命,三寸之舌说退强敌,波澜不惊。一言之辩解郑国之危,重于九鼎之威;三寸之舌退秦晋之军,胜过百万之师。不仁不知不武,晋国一心扩疆土,强秦围郑;大义大勇大智,烛老三言退强敌,保国安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火烧阿房,铸就豪气之名;乌江自刎,成就英雄之气。项羽不杀刘邦,纵虎归山,终成后患;范增怒斥楚王,不思悔改,自刎乌江。率八千子弟,制

2、章邯,灭暴秦,称王天下,金瓯独霸归西楚;凭一瓣真淳,释刘季,败垓下,谢首江东,豪气长留在世间。酣歌燕市,遂将热血酬知己;庭刺秦王,唯流易水作寒声。英雄乱世,一人之力欲破强虏;生不逢时,万民所望始成太平。易水河畔悲凉曲;咸阳殿中壮士魂。课本素材历史人物颁奖词烛之武临危受命的勇士:在国家危难之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能言善辩。你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反顾,殒身不恤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充溢字里行间,天地可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岁月

3、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你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史上最佳勇敢奖获得者---荆轲。他以一己之微躯,触强秦之逆离。怀一腔热血,为一大事,千里而来。心有天下苍生,泪撒知己胸怀。虽不成功,亦可成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是你最后的挽歌。秦王台前,你镇定自若,图穷匕见。明知天下大势所归,你依旧以一满腔碧血来报太子厚意,“吾不负太子丹”,燕国之大勇士哉!“魂归来兮”!项羽惊沉舟破

4、釜,叹鸿门赦邦。沙场带兵可谓有勇有谋,分疆裂土敢称无愧无悔。英雄有情,那是霸王别姬的无奈;英雄重义,那是乌江共死的执着。战能破竹,败肯拱手,生为人杰,死亦鬼雄!刘邦:用人得当,不拘小节,善于纳谏,知人善任。起于乱世之中,平定四海,功高寰宇,不愧一代英主!项羽:力能扛鼎,勇武过人。据鹿城下,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惊天动地!西楚霸王,生当人杰,死作鬼雄!课本素材作文《烛之武退秦师》1、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摒弃个人恩怨,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是位伟大的爱国者。2、口才与成功。秦晋围郑,郑危在旦

5、夕,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仅用125字的说辞,就使秦晋盟散约毁。3、忍受寂寞,在寂寞中图强。烛之武满腹经纶,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但他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4、是金子总会发光的。5、大器晚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7、规劝他人要讲究方法技巧。烛之武从秦国的利益出发,博得秦王的好感,说理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终于打动对方。8、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9、发现人才。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对烛

6、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并在国家危难之际推荐给郑伯。10、知错就改,勇于自责。面对满腹牢骚的烛之武,郑伯真诚的自责终于感动了她。《荆轲刺秦王》1、生命的价值。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荆轲在最强大的时候牺牲,千百年不知激励多少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2、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烛之武荆轲在国家危难关头都能挺身而出,肩负起挽救祖国命运的责任。3、明智。荆轲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也不懂秦帝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爱国。我以我血荐轩辕(我把我的一腔热血奉献给我的祖国)《鸿门宴》1、善于听

7、取别人的意见(从善如流)。项羽刚愎自用,不听亚父之计,放虎归山,终酿后患。刘邦听从张良的计策,顺从项伯的安排,采纳樊哙的建议,依靠众人力量成功脱逃。(抉择果敢集思广益当机立断见仁见智)2、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以为刘邦在自己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卑恭的谢罪,其傲慢轻敌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祸根。(对手自负居安思危忽略)3、亚父向项羽进谏,“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项伯劝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厚遇之”。项羽对此没有主见,没能正确对待两人的建议。(

8、主见选择认知纳谏与止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