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5

《宋明理学》5

ID:40253842

大小:4.62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7-29

《宋明理学》5_第1页
《宋明理学》5_第2页
《宋明理学》5_第3页
《宋明理学》5_第4页
《宋明理学》5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秋时期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春秋战国秦朝汉武帝因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受重击正统思想那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想一想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第三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魏晋时,在玄学、佛教思想的冲击下,儒学一度衰弱,玄学的发展,标志儒道进一步合流。一、三教合一1、背景:儒学的危机①佛道冲击佛教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

2、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借助佛教稳定统治秩序,大力提倡支持佛教。下层民众需要精神寄托佛教教义的欺骗性,寺院经济的吸引力道教在民间的传播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

3、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韩愈《原道》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老百姓面对乱世,你如何选择?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变化:

4、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没有社会需要。儒学出现了危机。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②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自身僵化;佛道思想更符合人们的要求。随着时代变迁,儒生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呢?材料一: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隋·王通《中说·问易篇》材料二:宋代智圆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

5、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儒教”并非“宗教”,而是“教化”。不是兼并,不是融为一体而是相互吸纳,渗透。《三教图》(清·丁云鹏)2、“三教合一”的含义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2)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3)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表现:(1)魏晋南北朝:三教互相影响和发展(2)隋朝:儒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

6、张(3)唐朝:三教并行(尊道、礼佛、崇儒)唐宋时期,随着政治的逐渐稳定,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家并修,体现了士大夫们纵横于三教之间的思想倾向。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名胜—红门宫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在我

7、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宋代,儒学吸取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发展到理学阶段,明代掀起高潮。这是封建社会后期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家”。什么是理学?为什么会兴起?它与孔孟之学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4、结果: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5、应对:(1)唐朝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宋朝儒家学者复兴并改革儒学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含义宋明时期的儒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①佛、道冲击下的儒学权威性严重削弱②唐、五代不重伦理纲常的历史提供

8、了教训③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④宋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⑤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⑥唐宋以来韩愈等儒学家的努力⑦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2、形成背景必要性可能性宋明理学兄程颢弟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学的基本流派程颢像程颢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