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

【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

ID:40294880

大小:1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0

【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_第1页
【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_第2页
【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础练习】《古诗两首》(语文苏教六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基础练习本课时编写: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周红1.默写《观书有感》2.解释加点词意思再说说诗句意思。(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3.《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代诗人()的作品,是用了()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这首诗深刻阐述了“()”与“()”之间的关系,做学问一定要有()、()(填成语)的精神,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4.李叔叔平时爱博览群书,成了一位饱学之士.他经常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事,我问他哪来的那么多学问,他神秘的对我说:“(),(

2、)”5.我家洋科技田小金鱼,每天我都照着《饲养金鱼须知》上的要求去伺候他们,可还是没有隔壁张爷爷家的金鱼养得好,我去请教张爷爷.张爷爷语重心长地说:“(),()”6.《观书有感》诗中暗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7.请你将《观书有感》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你从《观书有感》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_________的心得体会。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实写(),是借景写理的诗,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参考答案1.略2.(1)遗留古人做学问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期下工夫往往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能有所成就。(2)池塘为什么方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

4、3.宋陆游读书学习与实践不溃余力持之以恒知识实践经验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7.【习题解析】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8.【习题解析】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9.“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读书10.水,哲理(理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