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

ID:40617176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宋代书法的几点思考陈刚(江西南昌,330000)内容提要:由于笔法传承上的式微,宋代书法仅延续着晋唐笔法的余韵。而以宋四家为首的书法大家,却凭着自身的才情,把尚意书风推到了极致。宋代书法对后世的贡献还在于留下了众多法帖,为后世学习古典笔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关键词:宋代书法;尚意书风;宋代法帖;宋四家作者简介:陈刚,又名正宽,字勉成,号望橘山人,江西警察学院教授。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中华文明的一个巅峰时期,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国文人最开放的时期,它繁荣发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如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等。然而,宋代之后,中华封建文化由昌盛走向

2、衰弱,因此,宋代书法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一、晋唐笔法与宋代书法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古代文人将笔法当作秘诀,他们都很保守,绝不轻意告诉人。据传有位叫韦诞的书法家,是蔡邕的学生,藏有蔡邕的《笔诀》,另一位书家钟繇想借《笔诀》看一下,但遭到拒绝。钟繇为了表示诚意,竟用力捶胸到吐血昏死过去,然而终究没能看到《笔诀》。韦诞故,把《笔诀》作陪葬品埋入墓中。钟繇派兵丁挖墓,得到了蔡邕的《笔诀》,书艺大进。传说虽不足信,但足以证明笔法理论的重要性。论笔

3、法,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晋唐。晋唐笔法之精妙在于绞转、裹束、衄挫的往复掺揉,线条无论起收行进,处处挣扎而又通透,那是笔法的最高境界。关于笔法,最精妙者还是魏晋,唐代只是对魏晋笔法的继承。从后世留存的晋唐法帖来看,尽管唐楷法度严谨,但笔法上仍大量使用侧锋,而使用侧锋则为魏晋书法的非常重要的特征,陆续出土的魏晋南北朝书法墨迹可以说明这一点。可见,唐代笔法与魏晋南北朝书法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了王羲之这样的优秀的笔法集大成者,而更重要的是传承有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附《传授笔法人名》说:“蔡邕授于神人而传之崔

4、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也许有人会说这又是文人墨客杜撰出来的,我们暂且不论此说之真伪,书法之式微,其实是可以想见的。从唐安史之乱后直至宋太祖登基,二百余年的战乱,时局难有安宁之日,多少文人志士性命尚且难以自保,又有多少闲情舞文弄墨,又有多少时间课徒授课,专

5、习书法。另外,笔法作为一“技”,确实讲究传承,这和学习诸如古琴、武术、舞蹈并无二致。由于缺少了书法自然繁衍的好环境,以至于笔法几近失传,所以古人才感叹:“文传终于此矣。”那么,宋代书法与晋唐书法又有何区别,它是不是能延续晋唐书法传统呢。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曾云:“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这里所说用笔,其实即指笔法。这句话,除了透露出他对书法的自信外,或许还能从中读出两点信息:一是黄庭坚认为“古人”的笔法比他所在的北宋好,二是当时的北宋像晋唐人那样真正懂笔法的不多。从黄庭坚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来看,能入晋唐笔法堂奥的,也就他晚年所书行楷《范

6、滂传》和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同样以大量古代的法帖作为比较,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那就是,书法进入到宋代,一方面,笔法单一而少变化从而使书法缺少张力和含蓄,另一方面,书风的写意而多变化从而使书法更接近平民百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宋代书家晋唐笔法认知上的缺失,其次是毛笔工具的变化,宋朝始,笔毫材料出现了以羊毫为主的软毫。清代书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所言:“学书要识古人用笔,不可徒求形似……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缺少笔法的口传身授,又缺少古代那样的书写工具,

7、以及审美趣味的改变,宋代书法已与晋唐书法逐渐拉开距离。再说得具体些,书法进入到宋代,侧锋的使用已经不如宋代以前的人那么普遍。侧锋运笔是使用硬毫而出现的特殊的运笔方法。它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书写者本人的运笔方式和笔的弹性相配合,运笔方向与笔毫方向相交时产生绞转的一种运笔方式。由于侧锋运笔与纸面形成更大的摩擦力,笔毫行进过程中圆锥状的笔毫循序接触纸面,导致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既不同于中锋运笔,也不同于偏锋运笔。若不擅驾驭侧锋者,笔画的质感或接近于中锋效果,或接近于偏锋效果。侧锋的运用与锋的绞转密不可分,好的侧锋是不仅能“侧”,而且能“绞

8、”。我们知道,线条可以呈现出一种内部的动人力量,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可以表现出比我们感观更广阔的东西。实现高质量线条的最佳方式,即侧锋自然运用中的绞转。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