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

ID:40702403

大小:1.01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8-06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_第1页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_第2页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_第3页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_第4页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限售股解禁、减持与市场的变化股份全流通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变革,改变了上市公司运行的体制基础,导致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投资者等市场主体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机构、散户为主的博弈模式变成以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为主的博弈模式。1、限售股限售股:因各种原因暂时禁止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股份。如下图所示一、限售股解禁情况分析2、限售股解禁-时间分布3、限售股解禁-类型分析09年2-5是股改限售股解禁最密集的时期,每月解禁市值都超过2000亿,最大的是09年10月,6091.69亿元限售国有股份由于

2、受到《国有股东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限制,减持愿望较弱,其他所占比例不高,但减持愿望相对较强。1、股改限售股集中解禁年份是2007年到2010年,2009年是限售股解禁的最高峰,有2076.78亿股的股改限售股解禁。2、“小非”解禁的峰是06、07和08年,09年以后,绝大多数是“大非”,而“非国有”股份的解禁高峰则出现在07和09年,07年的解禁股中,“非央企”所占的比重较大,但08和09年,“央企”股份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4、限售股股东持股成本分析历史成本计算方法 此表选取截止2007年12

3、月31日完成股改的全部1069家上市公司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开始(2006年6月19日中工国际首发上市为标志)到2007年12月31日IPO上市的39家公司作为样本。二、限售股减持分析累计减持占比为累计减持数量占累计解禁数量的比重从大小非减持进程来看,欲减持的大小非往往非常坚决而果断,而且小非的减持意愿始终较为强烈。不同持股主体的增减持分析不同市场环境的增减持行为分析三、限售股减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基金为例H1:股票的限售解禁量越大,基金减持量越大。H2:限售股解禁的比例越大,基金减持量越大。H3:流通比例

4、越大,基金减持量越小。H4:限售股股东持股成本越低,基金减持量越大。H5:股票的估值越高,基金的减持量越大。H6:净资产的收益率越高,基金减持量越小。H7:上市公司股本越大,基金减持量越大。样本选取选取的样本是2008年一季度所有基金重仓股减仓的股票,共265只。剔除数据不全的以及尚未发生解禁行为的股票,得到190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变量设计因变量是基金对股票减持量的指标。回归模型四、股份全流通后大股东行为变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不再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界分,而代之以新的股东类别差异。这一

5、深刻的制度性变革直接促使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行为发生了嬗变。1、大股东类别及其行为特征分析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是成为大股东的最低标准。大股东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依据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可分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根据股权性质和股东身份的差异,可分为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在非控股股东中,根据投资目的和期限的差别,可细分为战略股东和财务股东。不同类别的股东其所接受的监管和适用的法律政策存在差异,利益取向也不尽相同,因而其行为模式也各有特点。2、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的变化由于二级市场股价直接关系到

6、大股东持有股份的市值,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日益相关,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事务的热情高涨。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关注可能产生大股东刻意“做多”、“做低”或稳定股价的现象。大股东希望“做多”上市公司,抬升二级市场股价国有股东可能出于国有资产考核的目的,希望实现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的扩大;民营股东则可能希望私有财富在二级市场实现迅速膨胀,或希望作高股价后在高位减持牟利;战略股东和财务股东则可能希望通过“低进高出”的方式,实现最大的资本利得。合法的做多包括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增资扩股、高比例送配等;非法的做多则包括市

7、场操纵、虚假陈述、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大股东希望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或在低位运行大股东希望在低价位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大股东在高位减持套现后希望在低位接回筹码;国有股东与其他主体相勾结,在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希望以二级市场价格下跌来倒逼转让价格,压低转让价格,谋取非法利益;大股东出于并购重组的特殊目的希望压低股价;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希望以低价授予高管股权,等等。大股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做低股价:大量减持股份;操纵盈余管理;发布利空消息;与其他主体勾结,在二级市场从事操纵活动等等。大股东希望股价保持

8、稳定例如在以定向增发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时,大股东希望股价稳定在增发价附近,如果过度下跌,则大股东和增发对象会遭受损失;如果股价过分上涨,则增发方案被监管机构否决的可能性很大。又如在借壳上市、重大资产重组或兼并收购的情况下,大股东不希望股价有异动,以免引起监管机构或公众的关注,导致上市、重组或并购方案遭遇波折。3、股份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关系的变化股份全流通最大的变化在于股东获得平等的流通权利,同股同质,同股同权,大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