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

ID:40715223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_第1页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_第2页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_第3页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_第4页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播学概论(读书报告)题目: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读书报告学生姓名张依敏学号201020940328专业班级广电1001分院(系)人文分院指导教师(职称)高虹2013年4月《传播学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广电1001张依敏书名:《批判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作者:安东尼·刘易斯首先,一开始认为这本书可能引用了大量案例,会是本可读性比较强的书,事实上,它确实引用了大量案例,但是读的过程中发现,以自己浅薄的法律知识,还有本身没有处在那个国家关于言论自由的公共话题环境中,要想理清楚每个案情的始末,还是一件复杂的事。但是,读完这本书会发

2、现,里面所讲的主题不单单是自由,还包括民主与法制这两个关键词。一、关于案情本身事件以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种族歧视为开端,《纽约时报》由于发布一则呼吁广告,被警察局长沙利文告上州法院,并要求报社赔付50万美元。当时的《纽约时报》官司缠身,根本无力支付这笔金额,于是在险境下只得上诉到最高法院。在整个案件的进程中,最令我关注到的是律师韦克斯勒和大法官布伦南。韦克斯勒以《防治煽动法》为切口,想对案件的判决进行逆转;而布伦南法官也为了案件,一次次征集其他几位法官意见,一遍遍修改判决意见,争取到了多数意见。相比之下,后者在不仅在判决最后的胜利起到推进作用,其实布伦南还为法律

3、的完善作出一丝贡献,他想更加明确哪些言论该受到宪法保护,好为以后的各类判决作出一个典型案例。在这起案件宣判的二十多年后,美国社会却陷入了一种“媒体傲慢”的境地。媒体们的“自由言论”引来不停的官司,而法院大多都采取《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判决规则。这使得一些公众对媒体表示不满,认为法律仿佛给予了媒体更多的自由权利。但是,在这本书的最后,实则讲述了这起案件带来的一种长久影响:第一是从那之后,媒体开始注重法律问题。第二是致使如今的诽谤法变得很复杂。第三是现今的媒体会全力去探知现代政府权力运作的种种内幕。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这个事件过后,真正的受益者其实并非媒体,二是人民,因

4、为人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获悉那些暗藏在角落里不为人知的真相。二、关于文中精彩语句的论述凭什么言论自由与公民情感冲突时,一定是前者优先?斯奈德的儿子是个士兵,在战争中死去,但是费尔普斯是名反同性恋人士,他们对美国军方十分抵触,因此在斯奈德儿子的葬礼上示威抗议。斯奈德将费尔普斯告上法庭,最后却输掉了官司。从人们情感上来看,确实觉得法院的判决令人心寒。言论自由与公民的情感冲突,仍旧还是一个言论的边界问题。其实这可以用大白话来表示,就是“有些话说难听了,但它并没有错在哪里”。每个人的言论都含有一种思想在里面,如果这种思想真正危害到了社会才会被法律所惩治。但是如果它只是伤害到了

5、公民的情感,往往最多只是被大多数人斥为“没有道德,没有良心”。我认为,言论自由优先是由于,人们把这种精神看得比任何事物都来的重要。法院的审判,也一定是在权衡了两方面的利弊之后再做出的。但是我个人却并不认同这样一种“优先”,毕竟,试想要是有人在自己的亲人葬礼上捣乱,这该是多大的二次伤害。一个不断找茬的新闻界。这其实是文中一位法官在判决书中所说的一句话,他说政府必须容忍“一个不断找茬的新闻界,一个顽固倔强的新闻界,一个无所不在的新闻界。”但是要知道,这个新闻界,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自由找茬,无处不在的。新闻界的这种自由空气,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谢当时《纽约时报》诉沙利文的案件。

6、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就是由于这位法官用很幽默的口吻,把媒体的言论出版自由,以及政府应该接受媒体的这种自由的思想表达了出来。人人生而平等。正如开头所说,案件的起因是美国的种族歧视。其实当时的联邦政府已经基本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但是南方地区仍旧实施。第五章内容当中,那个阿拉巴马州法院的琼斯法官对待黑人牧师的行为,对案件的判决实在是令人气恼的。想起曾经在电影《帮助》里,所见到的黑人女佣被饱受欺凌的片段,便可以想象种族歧视所带给人的伤痛。黑人们无法和白人平等,更不用说自由言论的权力。自由本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本就和民主平等脱离不了关系。在自由主义无法盛行的时候,

7、连能主持公道的法院都不能做到“公正”,那么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此时此地,就如同一句废话。不过或许在那些人的眼中,人人平等可能只是白人之间的平等罢了。引用文中的话“如果上帝站在我们这边,又怎会随意弃我们而去”,那种渴求平等的意愿,无不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事前限制与事后追惩,到底哪个对出版自由危害更大?引出这个话题的是第十章当中的“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尼尔因批评官员奥尔森遭到奥尔森的上诉,本来尼尔注定败诉,最后却得到《芝加哥论坛报》等的支持。事前限制就是指出版物在出版前进行审查,事后追惩就是出版前没有检查,而一旦出版之后,言论出了任何问题,他人就可以起诉你,甚至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